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诗句翻译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

译文

萧望之字长倩,是东海兰陵人,后来迁移到杜陵。他的家族世代从事农业,到了萧望之,他喜好学习,研究《齐诗》这部书籍,在同县的后仓工作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因为担任官职,前往太常学习,后又跟随同学博士白奇学习,又向夏侯胜请教了《论语》和《礼服》。当时京城里的学者们称赞他。

在当时,大将军霍光掌权,长史丙吉推荐儒生王仲翁和其他几个人,他们都被召见了。在此之前,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了霍光,霍光诛灭了上官桀等人之后,出入都自备刀兵,两吏挟持着他。只有萧望之不肯听从,自己走出门庭说:“我不想见他们。”两吏紧紧抓住萧望之的胸部。霍光听说后,告诫手下吏员不要强行带走萧望之。待萧望之来到跟前,他劝说霍光说:“将军您凭借功德辅佐幼主,想要弘扬大义,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所以天下的士人争先恐后地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辅助高明的领导。现在见到的士人都是首先露出刀剑威胁,恐怕这不是周公辅佐成王时那种亲自吐露心声、握手行礼的礼遇,也难以表达出对您的一片赤诚之心。”于是霍光只让萧望之没有遭到任用,而王仲翁等人都被任命为大将军的属僚。三年之内,王仲翁升至光禄大夫、给事中,萧望之通过考试甲科获得官职,担任小苑东门候。王仲翁出入随从仓库头儿和仆人,下车快步走进家门,传呼声很大很宠幸,王仲翁回头对他说:“你不肯屈尊低头,反而抱着关上门的吗?”萧望之说:“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吧!”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萧望之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为人处事方式。通过叙述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展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在政治生涯中,他又表现出谦逊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