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字仲君,为丞相史,举茂材,好畤令,迁淮阳、泗水内史,张掖、弘农、河东太守。所居有迹,数增秩赐金。后免官,复为越骑校尉、护军都尉、中郎将,使匈奴,至大司农,终官。
由字子骄,为丞相西曹卫将军掾,迁谒者,使匈奴副校尉。后举贤良,为定陶令,迁太原都尉,安定太守。治郡有声,多称荐者。初,哀帝为定陶王时,由为定陶令,失王指,顷之,制书免由为庶人。哀帝崩,为复土校尉、京辅左辅都尉,迁江夏太守。平江贼成重等有功,增秩为陈留太守,元始中,作明堂辟雍,大朝诸侯,征由为大鸿胪,会病,不及宾赞,还归故官,病免。复为中散大夫,终官。家至吏二千石者六七人。
赞曰:萧望之历位将相,籍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桡,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诗句:咸字仲君,为丞相史,举茂材,好畤令,迁淮阳、泗水内史,张掖、弘农、河东太守。
译文:萧咸,字仲君,是东海郡兰陵县人。他是西汉大臣,光禄勋萧望之的儿子。他起初担任丞相史,后来因为被举荐为茂才而得到重用。在好畤县任令期间,他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政绩。之后,他历任淮阳、泗水内史,张掖、弘农、河东太守等职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注释: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苍山县)。西汉大臣,光禄勋萧望之的儿子。起家丞相史,举茂材出身,授好畤县令,历任五郡太守,颇有政绩,累迁大司农,卒于任上。
赏析:此诗通过简洁的叙述方式,描绘了萧咸从一位普通官员逐步成长为朝廷重臣的历程。诗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他的官职变动和政治成就,更是他对国家忠诚和对民众关爱的真实写照。诗中“所居有迹”一句,体现了他在各个职位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些成就不仅为他赢得了荣誉,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最后,诗中提到的“终焉”,表达了萧咸尽管遭遇挫折,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最终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