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好平陵肥牛亭部处地,又近延陵,奏请求之,上以赐禹,诏令平陵徙亭它所。曲阳侯根闻而争之:“此地当平陵寝庙衣冠所出游道,禹为师傅,不遵谦让,至求衣冠所游之道,又徙坏旧亭,重非所宜。孔子称‘赐爱其羊,我爱其礼’,宜更赐禹它地。”根虽为舅,上敬重之不如禹,根言虽切,犹不见从,卒以肥牛亭地赐禹。根由是害禹宠,数毁恶之。天子愈益敬厚禹。禹每病,辄以起居闻,车驾自临问之。上亲拜禹床下,禹顿首谢恩,因归诚,言:“老臣有四男一女,爱女其于男,远嫁为张掖太守萧咸妻,不胜父子私情,思与相近。”上即时徙咸为弘农太守。又禹小子未有宫,上临候禹,禹数视其小子,上即禹床下拜为黄门郎,给事中。
禹虽家居,以特进为天子师,国家每有大政,必与定议。永始、元延之间,日蚀、地震尤数,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上惧变异数见,意颇然之,而未有以明见,乃车驾至禹弟,辟左右,亲问禹以天变,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禹自见年老,子孙弱,又与曲阳侯不平,恐为所怨。禹则谓上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蚀三十余,地震五,或为诸侯自杀,或夷狄侵中国,灾变之异深远难见,故圣人罕言命,不语怪神。性与天道,自子赣之属不得闻,何况浅见鄙儒之所言!陛下宜修政事以善应之,与下同其福喜,此经义意也。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上雅信爱禹,曲此不疑王氏。后曲阳侯根及诸王子弟闻知禹言,皆喜说,遂亲就禹。禹见时有变异,若上体不安,常择日洁斋露蓍,正衣冠立筮,得吉卦则献其占,如有不吉,禹为感动有忧色。
匡张孔马传逐句释义及赏析
原文
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好平陵肥牛亭部处地,又近延陵。奏请求之,上以赐禹,诏令平陵徙亭他所。曲阳侯根闻而争之:“此地当平陵寝庙衣冠所出游道,禹为师傅,不遵谦让,至求衣冠所游之道,又徙坏旧亭,重非所宜。”孔子称“赐爱其羊,我爱其礼”,宜更赐禹它地。”根虽为舅,上敬重之不如禹,根言虽切,犹不见从,卒以肥牛亭地赐禹。根由是害禹宠,数毁恶之。天子愈益敬厚禹。
译文
禹年事已高,自己料理墓地和建造祠堂。他特别喜欢在平陵的肥牛亭附近建房,因为那里离延陵很近。于是向皇上提出请求得到这块土地,皇上将土地赐予了禹。曲阳侯史高听说后反对说:“这个地方正好是平陵的祖庙和王公贵族外出游玩的地方,禹作为老师不应该这样讲究,他竟然要求这里成为他的活动范围,并且还要迁移这个亭子到其他地方。这样做很不恰当。”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赐喜欢小羊,我却喜欢礼节。”因此应该把这块地重新赏赐给禹。”史高虽然身为舅舅,皇上对他的敬重却比不上对禹的敬重。史高的谏言虽然恳切,但还是没有被采纳,最后只好把这片土地赐给禹。史高因此嫉妒禹的地位,多次诋毁他。天子对禹更加尊敬和器重他。每次病了,总是让禹来问疾,天子亲自去拜见禹的床前,禹叩头谢恩并表达忠心。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禹有一个儿子还没有成婚,天子到他家拜访他,禹几次看望他的小儿子,天子就在禹的床下拜他为黄门郎、给事中。尽管禹在家中享受着特进的尊贵地位,但国家每有重大政事时,他都必定参与讨论。永始、元延年间,日食和地震事件尤为频繁,官员百姓上书谈论灾异的原因,批评王氏专权。天子对此感到忧虑,但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于是车驾来到禹家,避开左右随从人员,亲自询问禹关于日食和地震的情况,并利用官员百姓所说的王氏专权的事向禹说明情况。禹看到自己年老而且子孙年轻,加上与曲阳侯不和,担心会被其所怨。禹就对皇帝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食三十余次,地震五次,有的是诸侯自杀,有的是外夷侵犯中原,灾变异常深远难见,所以圣人很少议论天命,也不谈论怪神之事。本性与天道相同,自孔子的后裔都不能听到,何况浅见鄙儒的言论!陛下应当修治朝政以善应之,与下同其福喜,这是《诗经》等经典的意义所在。新学的小生乱道误人,应不被信服,应以经学断之。”皇帝非常信赖和喜爱禹,对曲阳侯史高也没有任何疑虑。后来史高和其他王氏子弟听闻禹的这些话都非常高兴,于是亲自前往禹家。禹见到有变异发生时,如果皇帝身体不适,就会选择一个吉日斋戒沐浴,穿戴整齐站立占卜吉凶。得到吉卦则献上占卜结果,如果有不吉利的情况,禹就会感动得忧愁。
赏析
本篇记载了匡衡、张禹、孔光、马宫等人的事迹,展现了他们以名儒身份掌握相位而固宠的情形。班固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述,反映了西汉时期儒学的盛行以及儒家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匡衡出身贫苦农家,但好学“经明”。他对儒学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热爱,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得到了官职。然而,他的学问和言论有时并不完全遵循传统的规矩,例如他向皇上请求土地时表现出的傲慢和不尊重他人的态度。这种性格特点使他在官场上遭遇了挫折,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最终,由于天子对他更为尊敬和器重,他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张禹则是另一位以儒学著称的名儒。他曾经担任太常掌故,后调补为平原文学。他在仕途上的成功部分得益于他的家庭背景和学识。然而,他同样面临着来自曲阳侯的反对和挑战。曲阳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诋毁和攻击张禹。尽管如此,张禹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学术立场和道德操守,没有完全被权势所迷惑。
孔光和马宫也是以儒学闻名的人物。他们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的品德和能力使他们在政治舞台上取得了较高的地位。
本篇通过匡衡、张禹、孔光、马宫等人的故事,展示了汉代儒学士人在政治生活中的活跃表现及其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德行的高度重视以及儒学思想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汉书·传·匡张孔马传》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展现了汉代儒学士人和官僚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这不仅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也反映了儒学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