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傅骄奢,皆嫉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后数月,遂策免喜曰:“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其上大司马印绶,就第。”傅太后又自诏丞相、御史曰:“高武侯喜无功而封,内怀不忠,附下罔上,与故大司空丹同心背畔,放命圮族,亏损德化,罪恶虽在赦前,不宜奉朝请,其遣就国。”后又欲夺喜侯,上亦不听。
喜在国三岁余,哀帝崩,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免傅氏宫爵归故郡,晏将妻子徙合浦。莽白太后下诏曰:“高武侯喜姿性端悫,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传不云乎?‘岁寒然后知松伯之后凋也’。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莫府赐喜,位特进,奉朝请。”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后复遣就国,以寿终。莽赐谥曰贞侯。子嗣,莽败乃绝。
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 译文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徙杜陵。他为人敦厚,外戚而辅政,拥佑太子颇为出力。成帝时期极为信重,任丞相,与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不和,最终被劾免相,呕血而死。
史丹,卫太子史良梯之侄孙,元帝时见太子欲废而立定陶王,多次切谏,使太子得以固位。成帝感其忠心,信用之,封武阳侯。但内心奢淫,好酒色。
傅喜,定陶傅太后从父弟,哀帝时不满傅太后干预朝政,上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又两起两落,西汉后期,外戚许、史、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多仗势骄横。王莽篡位后,王商、史丹、傅喜算是外戚中的少数贤者。
注释
-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县人。他是宣帝的外戚。父亲王武,兄长无故也因是宣帝外戚而受封。
- 史丹:原为卫太子史良梯之侄孙。元帝时期反对太子欲废而立定陶王。成帝时被封为武阳侯,后因内奢淫,好酒色而被劾免相。
- 傅喜:定陶傅太后的从父弟。哀帝时期不满傅太后干预朝政,上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后又两起两落,西汉后期,外戚中唯许、史、王、丁、傅最为贵盛。
赏析
《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记载了王商、史丹、傅喜等人的事迹。这是一篇关于外戚而所谓贤者的类传,展示了他们的政治生涯及其个人品质。尽管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有所作为,但整体来看并无太多建树。在王莽篡位后的历史背景下,这三位外戚被视为少数贤者,体现了作者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深刻理解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