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体乎!允非小子之所能及也。乃今日发蒙,廓然已昭矣!”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

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则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纡青拖紫,朱丹其毂。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目如耀星,舌如电光,一从一衡,论者莫当,顾而作《太玄》五千文,支叶扶疏,独说十余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纤者入无伦,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

**诗句:

”`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体乎!允非小子之所能及也。乃今日发蒙,廓然已昭矣!”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 ”**

译文:

扬雄在与客人交谈后感叹道:“真是伟大的著作啊!它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今天能有这样的启发,我已经豁然开朗了。”当时,哀帝时期,丁、傅、董贤等权臣当道,所有依附他们的人纷纷得到提拔,有的甚至达到了二千石的高官。在这环境下,扬雄正忙于撰写《太玄经》,他坚守自己的立场,从容不迫。有人嘲笑扬雄的《太玄经》是白色的,扬雄反驳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处境,现在身处一个光明的时代,朝廷里到处都是有才能的人,我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我虽然没有创造出什么奇思妙想,但我坚持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这是我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

赏析:

这首诗是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的作品《解嘲》。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扬雄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和坚定态度。面对外界的质疑,扬雄以“大哉体乎”来回应,表明自己的学问和作品并非浅薄之作。接着,他描述了自己在政治黑暗时期仍能保持清白和正直,以及在学术上的成就。最后,他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乐观态度,认为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此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对《解嘲》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扬雄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以及他在西汉末年所处的复杂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卓越才华和独立人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