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数年,上遣使者征遂,议曹王生愿从。功曹以为王生素耆酒,亡节度,不可使。遂不忍逆,从至京师。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会遂引入宫,王生醉,从后呼,曰:“明府且止,愿有所白。”遂还问其故,王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问以治状,遂对如王生言。天子说其有让,笑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遂因前曰:“臣非知此,乃臣议曹教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议曹王生为水衡丞,以褒显遂云。水衡典上林禁苑,共张宫馆,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诗句: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

译文:龚遂发现齐国的风俗崇尚奢侈,喜欢从事工商业之类的末技,不愿意耕种田地。于是,他亲自带头以节俭为准则,鼓励人民重视农业生产。他下令百姓种植一种榆树,一百株薤,五十株葱,一片蔬菜地,两只母猪和五只公鸡。对于那些携带刀剑的人,他让他们卖掉武器来购买牛,卖掉刀具来购买小公牛。

注释:遂(sui):人名;见:看见;末技:末等技艺;口种:口中种植;种:种植;榆:榆树;薤(xiè):植物名,即大蒜;葱:《方言》卷十三:“葱也。”郭璞注:“今之胡蒜也。”“胡”是古代对外国的一种称呼,这里指中国北方地区;畦(qí):土地的沟垄,用于划分地块;二母彘(zhì):两头母猪;五鸡:五只公鸡。

赏析:此诗展现了西汉初年渤海太守龚遂治理地方时的一系列措施。他通过亲身示范和政策指导,使当地的民众开始重视农业劳动,逐步改变了齐地居民的奢侈之风。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增强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