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匈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何则?有亡之势异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诗: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译文:
朱邑字仲卿,是庐江舒县人。年轻时担任过舒县桐乡的啬夫,清廉公平,不做苛政,爱护百姓,以仁爱和利益为行为准则,从不辱骂羞辱他人,关心年长的老人、孤儿和寡妇,对他们充满同情与关爱,因此他所在的辖区吏民都尊敬他。后来他被提升为太守卒史,通过举荐贤良被任命大司农丞,后来调任北海郡太守,因为他治理政事成绩优异,被任命为大司农。
注释:
- 朱邑:汉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以其廉洁公正著称。
- 庐江舒人:指的是朱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 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年轻时担任过舒县桐乡的啬夫。
- 廉平不苛:清廉公平,不以严酷的刑罚对待人民。
- 爱利为行:以爱护百姓为己任。
- 未尝笞辱人:从未用鞭打或辱骂来对待任何人。
- 存问耆老孤寡:关心年长的老人、孤儿和寡妇。
- 遇之有恩:对这些人充满同情与关爱。
- 所部吏民爱敬焉:因此他所在的辖区吏民都尊敬他。
- 迁补太守卒史:被提升为太守卒史。
- 举贤良:推荐贤良的人。
- 大司农丞:大司农的助手。
- 北海太守:朱邑后来调任北海郡太守。
- 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因为他治理政事的成绩优异,被任命为大司农。
- 为人淳厚:性情纯朴厚重。
- 笃于旧交:对老朋友极其忠诚。
- 直敞远守剧郡:张敞远守重要的郡城。
- 驭于绳墨:严格遵循规章制度。
- 固亡奇也:固然没有特殊之处。
- 虽有,亦安所施?:即使有才能,又有什么用呢?
- 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您凭借清明的道德品质,掌握着国家粮食产业。
- 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就像饥饿的人吃糟糠一样,丰收的时候还有多余的粮食可以享用。
- 何则?有亡之势异也: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形势发生了变化。
- 昔陈平虽贤:以前陈平虽然很贤能。
- 须魏倩而后进:需要依赖魏倩的帮助才能晋升。
- 韩信虽奇:韩信虽然很有奇才。
- 赖萧公而后信:依赖萧何的帮助才能得到信任。
- 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不同时期杰出人才的际遇。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汉代循吏朱邑的生平事迹。朱邑作为一介布衣,在担任过多个职位后,最终成为一代名宦——大司农。他的一生充满了仁爱之心,无论是在基层的小官还是高位的大吏,他都以清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尤其是关心年长的老人、孤儿和寡妇,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这种高尚的品德和为民服务的精神,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朱邑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官员,不仅要有才华和能力,更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他的一生是对“清正廉洁”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我们现代公务员的一种鞭策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