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霸材长于治民,及为丞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丙、魏、于定国,功名损于治郡。时,京兆尹张敞舍鹖雀飞集丞相府,霸以为神雀,议欲以闻。敞奏霸曰:“窃见丞相请与中二千石博士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为民兴利除害、成大化,条其对,有耕者让畔,男女异路,道不拾遗,及举孝子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举而不知其人数者次之,不为条教者在后叩头谢。丞相虽口不言,而心欲其为之也。长吏、守丞对时,臣敞舍有鹖雀飞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见者数百人。边吏多知鹖雀者,问之,皆阳不知。丞相图议上奏曰:‘臣问上计长吏、守丞以兴化条,皇天报下神雀。’后知从臣敞舍来,乃止。郡国吏窃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奇怪也。昔汲黯为淮阳守,辞去之官,谓大行李息曰:‘御史大夫张汤怀诈阿意,以倾朝廷,公不早白,与俱受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后汤诛败,上闻黯与息语,乃抵息罪而秩黯诸侯相,取其思竭忠也。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各为私教,务相增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有名亡实,倾摇解怠,甚者为妖。假令京师先行让畔异路,道不拾遗,其实亡益廉贪贞淫之行,而以伪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诸侯先行之,伪声轶于京师,非细事也。汉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所以劝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复加。宜令贵臣明饬长吏、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毋得擅为条教;敢挟诈伪以奸名誉者,必先受戮,以正明好恶。”天子嘉纳敞言,召上计吏,使侍中临饬如敞指意。霸甚惭。
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
【注释】:五凤三年,指的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年头。代丙吉为丞相,指接替丙吉成为汉朝的丞相。封建成侯,指被封爵位为成侯。食邑六百户,指封地有六百户人家。
霸材长于治民,及为丞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丙、魏、于定国,功名损于治郡。
【注释】:霸材长于治民,意即霸道之才擅长治理百姓。及为丞相,指担任了丞相的职责。总纲纪号令,意即掌管国家大权,制定法令规章。风采不及丙、魏、于定国,意即与丙吉(字子夏)、魏相(字伯阳)和于定国(字君翁)相比,自己的风度不够优雅。功名损于治郡,意即由于忙于治理郡县,导致自己的名声受损。
时,京兆尹张敞舍鹖雀飞集丞相府,霸以为神雀,议欲以闻。
【注释】:时,意为在那个时候。京兆尹,是汉代设置的一个官职名。张敞,是西汉时期的京兆尹,这里指张敞的住所。舍,意为放弃或放下。鹖雀,是一种鸟类。飞集丞相府,意为鸟儿落在丞相府。霸以为神雀,意即霸认为这只鸟是神灵所化。议欲以闻,意即商议想要将这件事上报给朝廷。
敞奏霸曰:“窃见丞相请与中二千石博士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为民兴利除害、成大化,条其对,有耕者让畔,男女异路,道不拾遗,及举孝子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举而不知其人数者次之,不为条教者在后叩头谢。丞相虽口不言,而心欲其为之也。长吏、守丞对时,臣敞舍有鹖雀飞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见者数百人。边吏多知鹖雀者,问之,皆阳不知。丞相图议上奏曰:‘臣问上计长吏、守丞以兴化条,皇天报下神雀。’后知从臣敞舍来,乃止。”
【注释】:奏,意为上奏。中二千石,意即中等级别的官员。博士,是指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兴利除害,意为兴办有利于民生之事,除去有害于人民的事情。条其对,意为列出各种对策。耕者让畔,意为农民之间互相谦让土地边界。男女异路,意为男女分走不同道路。道不拾遗,意为路上没有捡到遗失的东西。举孝子贞妇者为一辈,意为推荐孝子和贞洁妇女的人可以并列为一等。先上殿,意为优先进入殿堂。举而不知其人数者次之,意为只知道名字而不知道具体人数者排在最后。不为条教者在后叩头谢,意为不按照教令办事的人在后面叩头谢罪。丞相虽口不言,而心欲其为之也,意为虽然丞相口头上不说,但内心希望他们能够这样做。长吏、守丞对时,意为地方官和县丞面对时。臣敞舍有鹖雀飞止丞相府屋上,意为臣张敞的住宅里有一只鹖雀停在丞相府的房顶上。丞相以下见者数百人,意为丞相以下的官吏看到这种情况有几百人。边吏多知鹖雀者,意为边境地区的官吏大多知道这种鸟。问之,皆阳不知,意为询问之后都说不知道。丞相图议上奏曰,意思是丞相制定了一个计划并上报给了朝廷。皇天报下神雀,意为皇天报应之下有神雀降临。后知从臣敞舍来,乃止,意为后来知道这是从张敞的住宅来的,于是停止了这种做法。
郡国吏窃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奇怪也。
【注释】:郡国吏,意为各郡国的官吏。窃笑,意为暗自嘲笑。仁厚有知略,意为仁慈而又富有智慧和谋略。微信奇怪也,意为这实在是太奇怪了。昔汲黯为淮阳守,辞去之官,谓大行李息曰:“御史大夫张汤怀诈阿意,以倾朝廷,公不早白,与俱受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后汤诛败,上闻黯与息语,乃抵息罪而秩黯诸侯相,取其思竭忠也。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各为私教,务相增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有名亡实,倾摇解怠,甚者为妖。假令京师先行让畔异路,道不拾遗,其实亡益廉贪贞淫之行,而以伪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诸侯先行之,伪声轶于京师,非细事也。汉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所以劝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复加。宜令贵臣明饬长吏、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毋得擅为条教;敢挟诈伪以奸名誉者,必先受戮,以正明好恶。”
【注释】:汲黯,意即汲黯(公元前201年-前138年),西汉大臣,曾任淮阳太守。辞之官,意为辞去官职。公不早白,意为你如果不早点告诉我的话。张汤,是西汉时期的大臣,曾任职御史大夫。怀诈阿意,意为心怀欺诈并且迎合皇上的心意。倾朝廷,意为使朝廷动摇不安。公不早白,意为你如果不早点告诉我的话。公,指张汤。与俱受戮矣,意为我和你一同被处死。息,指公孙弘(字季孟)。御史大夫,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御史大夫的权力仅次于丞相和御史中丞。倾朝廷,意为使朝廷动摇不安。上闻黯与息语,乃抵息罪而秩黯诸侯相,取其思竭忠也。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各为私教,务相增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有名亡实,倾摇解怠,甚者为妖。假令京师先行让畔异路,道不拾遗,其实亡益廉贪贞淫之行,而以伪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诸侯先行之,伪声轶于京师,非细事也。汉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所以劝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复加。宜令贵臣明饬长吏、守丞,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毋得擅为条教;敢挟诈伪以奸名誉者,必先受戮,以正明好恶。”
【注释】:贵臣,意为尊贵的大臣。明饬长吏、守丞,意为使他们明白地遵守法令。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意为所有的事务都应以仁义的法令来执行。义法,意为合乎正义的法令。务得其人,意为务必选用合适的人选。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意为所有的事务都应以仁义的法令来执行。毋得擅为条教,意为不得擅自颁布新的法令条文。挟诈伪以奸名誉者,意为利用欺骗和虚假的手段谋取名誉地位的人。必先受戮,意为必定遭受杀戮。以正明好恶,意为以此来端正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
天子嘉纳敞言,召上计吏,使侍中临饬如敞指意。霸甚惭。
【注释】:嘉纳,意为赞许并采纳。召上计吏,意为征召上计官。使侍中临饬如敞指意,意为派侍中去执行敞提出的要求。霸甚惭,意为霸感到十分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