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逾冬,积三岁乃出,语在《胜传》。胜出,复为谏大夫,令左冯翊宋畸举霸贤良。胜又口荐霸于上,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曰:“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

诗句

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译文

自从武帝晚年开始,法律变得严厉。昭帝即位时年幼,大将军霍光掌握大权,大臣们争相争斗权利。上官桀等与燕王密谋发动叛乱,霍光已将他们诛杀,于是遵循武帝的法律制度,用严厉的刑罚来惩治下属,因此社会上的官吏都以严厉著称,而陈宠独自以宽容和和善著称。

注释

  • 自武帝末:指汉武帝晚年时期,即汉武帝后期。
  • 用法深:指当时法律严苛、执法严格。
  • 昭帝:西汉皇帝刘弗陵(刘询)在位时期,年号始元。
  • 大将军:霍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历任大将军、宰相和皇太傅等职。
  • 上官桀:东汉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曾参与废黜汉昭帝刘贺,拥立汉宣帝刘询。
  • 燕王谋作乱:指燕王刘旦与上官桀等人密谋发动政变,企图废黜汉昭帝刘弗陵。
  • 光既诛之:霍光已经将上官桀等人诛杀。
  • 循武帝法度:遵循汉武帝的法制。
  • 刑罚痛绳群下:用严厉的刑罚来惩治下属。
  • 俗吏:指一般官吏。
  • 霸独用宽和为名:陈宠独自以宽容和和善著称。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霍光和陈宠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法治的严苛性。霍光作为大将军,执掌国权,对内对外都有重大影响。他通过诛杀上官桀等人,维护了国家稳定和法制的严肃性。而陈宠则以其独特的治理方式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赞誉。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人的不同风格和政治成就,展现了古代政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法治和道德的双重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