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强外之交,束脩之馈,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通《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久之,宫中数有妖怪,王以问遂,遂以为有大忧,宫室将空,语在《昌邑王传》。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今哀痛未尽,日与近臣饮食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所为悖道。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诗句及译文
诗句: “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强外之交,束脩之馈,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译文: 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这位官员去世后,汉宣帝刘询深感怜悯和惋惜,颁布诏书赞扬并表彰他。他被封为“淑人君子”。
注释:
- 神爵元年:西汉神爵元年是指汉宣帝刘询即位的第一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这位官员的逝世。
- 大司农邑:这位官员名叫邑,是汉朝的一位高官,担任大司农一职,掌管国家的财政和经济。
- 廉洁守节:形容邑在任期间非常清廉,遵守国家法律,不贪污腐败。
- 退食自公:指他在任职期间,能够公正无私地处理公务,不偏袒任何一方。
- 亡强外之交:指他的人际关系清白,没有不良的私情。
- 束脩之馈:指的是送给他的礼物很简朴,体现了他对物质财富看得很淡,更加重视品德修养。
- 遭离凶灾:遭遇不幸的灾难。
- 闵惜:怜惜、同情。
- 下诏称扬:皇帝下令表扬和称赞。
- 黄金百斤:表示皇帝对邑的厚爱和赏赐。
- 奉其祭祀:指邑死后,皇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让他的灵魂得到安息。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述皇帝对某位官员的深厚感情及其去世后皇帝的悼念,展示了皇帝对官员的尊重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廉洁官员的尊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