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纵,河东人也。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纵有姊,以医幸王太后。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姊曰:“有弟无行,不可。”太后乃告上,上拜义姁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治敢往,少温籍,县无逋事,举第一。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以捕按太后外孙修成子中,上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封为岸头侯。
甯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甯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令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余,关吏税肄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宁见乳虎,无直甯成之怒。”其暴如此。义纵自河内迁为南阳太守,闻甯成家居南阳,及至关,甯成侧行送迎,然纵气盛,弗为礼。至郡,遂按甯氏,破碎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属皆奔亡,南阳吏民重足一迹。而平氏朱强、杜衍杜周为纵爪牙之吏,任用,迁为廷尉史。
义纵,一个以铁拳治狱、严刑峻法而闻名于世的酷吏,他的故事在《汉书·传·酷吏传》中有着详尽的记录。
诗句
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 - 描述了义纵年轻时的行径,他与张次公一同参与抢劫,成为了一群盗贼。有姊 - 揭示了他的家庭背景,义纵有个姐姐,她因为医术高超受到王太后的青睐。太后问 - 显示了王太后对义纵及其家族的关注和询问。上拜义姁弟纵为中郎 - 显示义纵因其姐姐的身份而被提拔为官。补上党郡中令 - 表明义纵被任命为郡中的司法官员。少温籍 - 暗示义纵在担任司法官员时行事严谨,不徇私情。县无逋事 - 说明他在任期间治理得当,没有留下任何遗留问题。举第一 - 表明他在任职中表现出色,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译文
义纵自河内迁为南阳太守 - 义纵从河内地区调任至南阳郡担任太守。闻甯成家居南阳 - 听说宁成居住在南阳。及至关 - 抵达关口。甯成侧行送迎 - 甯成亲自出迎,态度恭敬但气势凌人。然纵气盛 - 尽管义纵气宇不凡,却不以礼相待。至郡 - 到达郡城。遂按甯氏 - 开始追究甯家的罪行。破碎其家 - 彻底摧毁了甯家。坐有罪 - 甯成等人因罪被定罪。孔、暴之属皆奔亡 - 包括孔、暴等人在内,甯家的所有成员都逃窜。重足一迹 - 南阳的官吏百姓对此感到恐惧,不敢轻举妄动。朱强、杜衍 - 作为义纵的亲信,他们被委以重任。迁为廷尉史 - 被任命为廷尉的史官。
注释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强调法治与德治并重的重要性。孔子认为,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仪来整齐他们的言行,人民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自觉改正错误。
赏析
通过这段描述,我们看到了一位以铁腕手段治理国家的酷吏形象:义纵不仅严格执法,而且善于运用法律来震慑犯罪分子;但他的手段过于严苛,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甚至引发了更多的犯罪行为。这既是他个人性格使然,也是当时社会环境所迫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