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数出定襄,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者亦二百余人。纵一切捕鞠,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
是时,赵禹、张汤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后会更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乃以纵为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温舒至恶,所为弗先言纵,纵必以气陵之,败坏其功。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吏之治以斩杀缚吏为务,阎奉以恶用矣。纵廉,其治效郅都。上幸鼎湖,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道不治。上怒曰:“纵以我为不行此道乎?”衔之。至冬,杨可方受告缗,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天子闻,使杜式治,以为废格沮事,弃纵市。后一岁,张汤亦死。
诗句:军数出定襄,
译文:军队多次从定襄出兵,
关键词:定襄、吏民、乱败、徙纵为、太守、逮捕、死罪
赏析:
这首诗是《汉书·酷吏传》中的一段,描述了汉武帝时期酷吏赵禹、张汤等人的治理方式。诗中描绘了定襄地区官吏和百姓因为战乱而遭受的苦难,以及酷吏们采取严厉手段治理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诗中提到的“死罪解脱”等词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死刑的宽松态度和对酷吏治理方式的认可。然而,这种做法也导致了更多的冤假错案和不公正现象。
注释:
- 定襄:地名,今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
- 吏民:指当地的官员和百姓。
- 乱败:指战乱导致的混乱和失败。
- 徙纵为:把酷吏赵纵调任为定襄太守。
- 逮捕、死罪:通过逮捕和处以死刑来处理罪犯。
在解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发现,它不仅仅是对一个事件的描述,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汉代酷吏制度下的法律执行和社会状况。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法律观念,也为我们理解汉代社会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