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本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人怒,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时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道旁,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人皆避,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问其姓名,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请尉史曰:“是人吾所重,至践更时脱之。”每至直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这首诗是《游侠传》中的一部分,描述了游侠解的事迹。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和赏析的详细阐述:

汉书·传·游侠传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本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注释:

  • 解(yuè):游侠的名字,这里指代游侠的行为或精神。
  • 年长:年纪大了。
  • 折节为俭:改变以前奢侈的生活方式,开始节俭。
  • 以德报怨:用德行来回报他人的仇恨。
  • 厚施而薄望:给予别人丰厚的恩惠却并不期待别人的回报。
  • 自喜为侠益甚:更加喜欢并效仿侠义行为。
  • 振人:拯救他人的生命。
  • 阴贼:隐秘而狠毒。
  • 肉袒谢罪:赤裸上身,表示忏悔的谢罪方式。
  • 少年:年轻人。
  • 亦辄为报仇:常常为被欺负的人报仇。
  • 不使知也:不让那个人知道是谁干的。

译文:
到了解年纪大的时候,他改变了以前的奢侈生活,转而变得节俭,他用德行来回应怨恨,慷慨施舍而不求回报,即使自己做了好事也不炫耀自己的功劳,他的阴险狠毒之心始终藏在心底,从小事到大事都像以前一样。而年轻的人们仰慕他的品行,也会为他出头,为他们所受的侮辱报仇,却不让那些事发生的人知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解的转变和成长,展示了一个从游侠到大侠的过渡过程。解从一个只知道享乐的豪侠变成了一个懂得感恩、宽容和有责任感的人。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行为上,也影响到了他的追随者。他们学会了如何以德报怨,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诗中的“阴贼”一词揭示了解性格中的一种复杂性:既有内心的狠辣和残忍,也有外在的仁慈和宽厚。这种性格的双重性使得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够取得平衡,既能保护自己,又能保护他人。这也体现了古代游侠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既能够坚守正义,又能够维护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解的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从游侠到大侠的转变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期待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