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韩邪之败也,左伊秩訾王为呼韩邪计,劝令称臣入朝事汉,从汉求助,如此匈奴乃定。呼韩邪议问诸大臣,皆曰:“不可。匈奴之俗,本上气力而下服役,以马上战斗为国,故有威名于百蛮。战死,壮士所有也。今兄弟争国,不在兄则在弟,虽死犹有威名,子孙常长诸国。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虽如是而安,何以复长百蛮!”左伊秩訾曰:“不然。强弱有时,今汉方盛,乌孙城郭诸国皆为臣妾。自且鞮侯单于以来,匈奴日削,不能取复,虽屈强于此,未尝一日安也。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诸大人相难久之。呼韩邪从其计,引众南近塞,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郅支单于亦遣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入侍。是岁,甘露元年也。

汉书·匈奴传下

呼韩邪单于归庭数月,罢兵使各归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间者立为左谷蠡王,使人告右贤贵人,欲令杀右贤王。其冬,都隆奇与右贤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发兵数万东袭呼韩邪单于。

此战标志着匈奴贵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呼韩邪单于即位后,匈奴内部的矛盾并未完全解决。他试图通过控制贵族来巩固政权,但贵族间的争斗仍然不断。这导致了对其他贵族的打压和排挤,特别是那些与呼韩邪单于关系密切的贵族。这种内部斗争使得呼韩邪单于的统治更加困难,也加剧了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匈奴与其他游牧民族的关系也是影响其内部稳定的重要因素。匈奴与乌桓、鲜卑等部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这些民族之间的争斗和合作对匈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匈奴需要应对来自各方的威胁和挑战,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这种外部压力使得匈奴不得不加强内部管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汉书·匈奴传下》反映了呼韩邪单于时期的匈奴社会状况及其面临的内外挑战。通过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以及权力斗争的特点,从而为研究古代民族关系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