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单于上书愿朝。河平四年正月,遂入朝,加赐锦绣缯帛二万匹,絮二万斤,它如竟宁时。
复株累单于立十岁,鸿嘉元年死。弟且糜胥立,为搜谐若鞮单于。
搜谐单于立,遣子左祝都韩王朐留斯侯入侍,以且莫车为左贤王。搜谐单于立八岁。元延元年,为朝二年发行,未入塞,病死。弟且莫车立,为车牙若鞮单于。
车牙单于立,遣子右于涂仇掸王乌夷当入侍,以囊知牙斯为左贤王。车牙单于立四岁,绥和元年死。弟囊知牙斯立,为乌珠留若鞮单于。
乌珠留单于立,以第二阏氏子乐为左贤王,以第五阏氏子舆为右贤王,遣子右股奴王乌鞮牙斯入侍。汉遣中郎将夏侯藩、副校尉韩容使匈奴。时帝舅大司马票骑将军王根领尚书事,或说根曰:“匈奴有斗入汉地,直张掖郡,生奇材木,箭竿就羽,如得之,于边甚饶,国家有广地之卖,将军显功,垂于无穷。”根为上言其利,上直欲从单于求之,为有不得,伤命损威。根即但以上指晓藩,令从藩所说而求之。藩至匈奴,以语次说单于曰:“窃见匈奴斗入汉地,直张掖郡。汉三都尉居塞上,士卒数百人塞苦,候望久劳。单于宜上书献此地,直断阏之,省两都尉士卒数百人,以复天子厚恩,其报必大。”单于曰:“此天子诏语邪,将从使者所求也?”藩曰:“诏指也,然藩亦为单于画善计耳。”单于曰:“孝宣、孝元皇帝哀怜父呼韩邪单于,从长城以北匈奴有之。此温偶駼王所居地也,未晓其形状所生,请遣使问之。”藩、容归汉。后复使匈奴,至则求地。单于曰:“父兄传五世,汉不求此地,至知独求,何也?已问温偶駼王,匈奴西边诸侯作穹庐及车,皆仰此山材木,且先父地,不敢失也。”藩还,迁为太原太守。单于遣使上书,以藩求地状闻。诏报单于曰:“藩擅称诏从单于求地,法当死,更大赦二,今徙藩为济南太守,不令当匈奴。”明年,侍子死,归葬。复遣子左于駼仇掸王稽留昆入侍。
《汉书》中的“匈奴传”是记载西汉时期与匈奴之间关系和交流的重要文献。其中详细描述了汉武帝时期的外交政策,包括如何通过军事征伐和政治联姻来强化汉朝对边疆的控制以及如何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以下是关于该文本的赏析:
匈奴的社会结构与生活习俗:《汉书》中提到匈奴社会以畜牧业为主,人民主要从事放牧和狩猎,而政治结构和社会组织则相对简单,无固定居所,常迁移居住。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汉匈战争与政治策略:在《汉书》中,可以看到汉朝通过多次征伐来巩固边防,如汉武帝时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不仅展示了汉朝的军事力量,也体现了其对外扩张的政治意图。
经济交流与物资交换:《汉书》中提及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经济交流,例如通过贸易获取马匹、牛羊等牲畜,以及双方对于皮毛、毡毯等商品的使用和依赖。
文化交融与宗教影响:《汉书》还记录了匈奴文化的若干方面,如他们的艺术风格(壁画)、宗教信仰及与汉朝的交流情况,这些都为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料。
《汉书·匈奴传下》不仅是研究汉代与匈奴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古代北方民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窗口。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