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西域车师后王姑句、去胡来王唐兜皆怨恨都护校尉,将妻子人民亡降匈奴,语在《西域传》。单于受置左谷蠡地,遣使上书言状曰:“臣谨已受。”诏遣中郎将韩隆、王昌、副校尉甄阜、侍中谒者帛敞、长水校尉王歙使匈奴,告单于曰:“西域内属,不当得受,今遣之。”单于曰:“孝宣、孝元皇帝哀怜,为作约束,自长城以南天子有之,长城以北单于有之。有犯塞,辄以状闻;有降者,不得受。臣知父呼韩邪单于蒙无量之恩,死遗言曰:‘有从中国来降者,勿受,辄送至塞,以报天子厚恩。’此外国也,得受之。”使者曰:“匈奴骨肉相攻,国几绝,蒙中国大恩,危亡复续,妻子完安,累世相继,宜有以报厚恩。”单于叩头谢罪,执二虏还付使者。诏使中郎将王萌待西域恶都奴界上逆受。单于遣使送到国,因请其罪。使者以闻,有诏不听,会西域诸国王斩以示之。乃造设四条:中国人亡入匈奴者,乌孙亡降匈奴者,西域诸国佩中国印绶降匈奴者,乌桓降匈奴者,皆不得受。遣中郎将王骏、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寻使匈奴,班四条与单于,杂函封,付单于,令奉行,因收故宣帝所为约束封函还。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上书言:“幸得备藩臣,窍乐太平圣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谨更名曰知。”莽大说,白太后,遣使者答谕,厚赏赐焉。

诗句与译文对照

1. 会西域车师后王姑句、去胡来王唐兜皆怨恨都护校尉,将妻子人民亡降匈奴,语在《西域传》。

  • 诗句:会西域车师后王姑句、去胡来王唐兜皆怨恨都护校尉,将妻子人民亡降匈奴,语在《西域传》。
  • 译文:恰巧西域的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都因为怨恨都护校尉而带着他们的妻子和百姓投降了匈奴,相关情况记录在《西域传》中。
  • 注释:此句描述了姑句和唐兜对都护校尉的不满,并采取了降服匈奴的行动。

2. 单于受置左谷蠡地,遣使上书言状曰“臣谨已受”。诏遣中郎将韩隆、王昌、副校尉甄阜、侍中谒者帛敞、长水校尉王歙使匈奴,告单于曰:“西域内属,不当得受,今遣之。”

  • 诗句:单于受置左谷蠡地,遣使上书言状曰“臣谨已受”。
  • 译文:单于接受了位于左谷蠡地区的设置,并向汉朝派遣使者上书陈述此事。
  • 注释:这里的“左谷蠡地”是汉代对某地的一个称谓,具体位置不详。

3. 单于叩头谢罪,执二虏还付使者。

  • 译文:单于向汉朝使者叩头道歉,并且带回了那两个俘虏。

赏析

1. 诗歌情感表达

  • 此诗通过叙述匈奴单于接受汉朝使者的传达和解释,展现了一种和解和尊重的氛围。

2. 人物心理活动

  • 单于面对汉朝使者提出的要求和解释,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谦卑和感激之情。

3. 事件历史背景

  • 这首诗反映了汉朝与匈奴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双方在历史背景下的互动。

结语

此篇诗歌通过对匈奴单于接受汉朝使者传达事件的描绘,展示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政治互动及外交策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