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二年冬,汉遗中郎将归德侯飒、大司马护军陈遵使匈奴,授单于汉旧制玺绶,王侯以下印绶,因送云、当余亲属贵人从者。单于舆骄,谓遵、飒曰:“匈奴本与汉为兄弟,匈奴中乱,孝宣皇帝辅立呼韩邪单于,故称臣以尊汉。今汉亦大乱,为王莽所篡,匈奴亦出兵击莽,空其边境,令天下骚动思汉,莽卒以败而汉复兴,亦我力也,当复尊我!”遵与相牚距,单于终持此言。其明年夏,还。会赤眉入长安,更始败。

赞曰:《书》戒“蛮夷猾夏”,《诗》称“戎狄是膺”,《春秋》“有道守在四夷”,久矣,夷狄之为患也!故自汉兴,忠言嘉谋之臣曷尝不运筹策相与争于庙堂之上乎?高祖时则刘敬,吕后时樊哙、季布,孝文时贾谊、朝错,李武时王恢、韩安国、朱买臣、公孙弘、董仲舒,人持所见,各有同异,然总其要,归两科而已。缙绅之儒则守和亲,介胄之士则言征伐,皆偏见一时之利害,而未究匈奴之终始也。自汉兴以至于今,旷世历年,多于春秋,其与匈奴,有修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有卑下而承事之矣,有威服而臣畜之矣,诎伸异变,强弱相反,是故其详可得而言也。

《汉书·匈奴传》是班固根据当时汉朝与匈奴的互动所撰写的历史文献,反映了西汉时期中后期到东汉初年间汉匈之间的外交、战争及文化交流情况。以下是对《汉书·匈奴传》中的相关诗句和译文:

  1. 诗句解析
  • “蛮夷猾夏”的原文:“夫汉兴二十馀年,国家无事,化行天下,德致诸夏,则胡人入见在闲矣。此乃夷狄乱华之征也。”
  • 翻译:汉朝兴盛二十多年,国内太平,教化普及至全国各地,使得胡人(指匈奴人)不敢轻易入侵。这是胡人扰乱华夏的标志。
  1. 注释与赏析
  • “归德于上”的原文:“自孝武皇帝时,重亲附和中国,结友好通其使,受单于冠盖相待,赐御物表信。”
  • 翻译:“自从汉武帝时代开始,汉朝非常重视与匈奴的友好关系,通过派遣使者与匈奴进行交流,接受单于赠送的冠盖礼,并赐给匈奴使者御用之物来表达两国间的友谊。”
  1. 赏析
  • 班固通过描述汉朝与匈奴之间的交往,展现了汉朝对于边境安定的重视和对外政策的智慧。同时,也体现了汉朝的开放心态与包容精神。

通过以上逐句分析,可以看出《汉书·匈奴传》不仅是历史记载,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哲思。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局势以及民族关系,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安危、民族关系等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