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王然于以粤破及诛南夷兵威风谕滇王入朝。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劳深、靡莫皆同姓相杖,未肯听。劳、莫数侵犯使者吏卒。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深、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西夷,滇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也,最宠焉。
后二十三岁,孝昭始元元年,益州廉头、姑缯民反,杀长吏。牂柯、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凡三万余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发蜀郡、犍为奔命万余人击牂柯,大破之。后三岁,姑缯、叶榆复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将郡兵击之。辟胡不进,蛮夷遂杀益州太守,乘胜与辟胡战,士战及溺死者四千余人。明年,复遣军正王平与大鸿胪田广明等并进,大破益州,斩首捕虏五万余级,获畜产十余万。上曰:“钅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其立亡波为钅句町王。大鸿胪广明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间岁,武都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与大鸿胪广明将兵击之。
诗句:后二十三岁,孝昭始元元年
译文:在后二十三年后,即孝昭帝始元一年。
关键词:汉武帝、西南夷、益州郡、滇王
赏析:
本诗描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征服和治理的历史事件。诗中通过描绘汉武帝派军征战西南地区的壮举,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国家实力和军事才能,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汉文化的对外传播。
从诗歌中可以看出,汉武帝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汉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边疆地区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同时,诗歌也展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诗歌还体现了汉武帝时期的国家形象和对外政策。诗中提到的“西南夷”、“两粤”和“朝鲜”,都是古代中国的边疆地区,分别位于今天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韩国等地。这些地区在当时的中国版图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汉朝对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汉书·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汉代的历史背景和国家形象,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