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粤关市铁器。佗曰:“高皇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海并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武帝,发兵攻长沙边,败数县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领。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财物赂遗闽粤、西瓯骆,伇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谕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召丞相平举可使粤者,平言陆贾先帝时使粤。上召贾为太中大夫,谒者一人为副使,赐佗书曰:“皇帝谨问南粤王,甚苦心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以故悖暴乎治。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乃取它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也’,朕不得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故使贾驰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存问邻国。”

【诗句翻译】
高帝平定天下后,为百姓劳累辛苦,因此赦免了佗的罪。十一年(公元前204年),汉高祖派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汉朝互通使节,使百粤安定,不要成为南边的祸害,与长沙国接壤。
高皇后时期,官员们请求禁止粤地关市铁器。佗说:“高皇帝立我为王,与我互通使节,现在高后听从谗臣的意见,区分对待蛮夷,隔绝物品,这是长沙王的计策,想要依靠中原的力量,消灭南海,称霸一方,自己立功。”于是佗就自称是南越武帝,发兵攻打长沙边境,打败了几县。高后派遣将军隆虑侯灶攻击他,正值暑湿交加,士兵大疫,无法逾越边界。一年多以后,高后去世,战事就此停止。佗因此用武力和财物贿赂闽、粤、西瓯、骆等少数民族,使他们归顺于他。东西万余里。于是佗乘坐黄屋左纛之车,称制,地位与中国相等。

文帝元年(公元180年),开始安抚天下,让诸侯王四夷前来朝见,以显示其威德。于是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见其堂弟,尊官厚赐,宠之有加。又召丞相陈平推荐可使南越的人,陈平建议陆贾,因为陆贾是前代先帝派往南越的人。文帝于是召陆贾为太中大夫,特任谒者一人为副使,并赐给佗书曰:“皇帝谨问南越王:你十分辛苦劳心劳力。朕乃是高皇帝侧室之子,被弃在外而镇守北方边疆,路途遥远,信息闭塞,愚钝无知,未曾写信问候。高皇帝辞别群臣,孝惠皇帝驾崩,高后亲自主持政事,不幸患病,病情日进不止,因此暴虐无道治理天下。诸吕作乱,不能独断,便取其他姓氏之人为孝惠皇帝嗣位。赖宗庙保佑和功臣之力,诛杀之事已毕。朕以王为王侯吏人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你为王。现即位之时,听闻王遣将军隆虑侯书信,寻求亲兄弟,请罢除长沙两将军。朕因王的书信罢除将军博阳侯,而亲兄弟在真定者,已派人前去问候修治坟墓。之前听说王在边境发兵,为寇灾不止。那当时,长沙受难尤甚,虽为王之属国,难道只有利而无害吗!必定多杀士卒,伤害良将吏卒,寡人之妻,孤人之子,单人之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之也。朕欲安定土地犬牙相入的地区,以咨求吏职,吏职人说:‘高皇帝所以保护长沙国土的原因’,朕不得擅自改变它。吏职人说:‘取得王的土地不足以成为大,得到王的财货不足以成为富足,服领以南由王自行管理。’虽然如此,但王号称帝。两个皇帝同时存在,没有使者往来通报消息通道,这是争权夺利;如果争而不谦让,仁爱之人不做这种事。愿与王分弃前嫌,从今往后,通使如故。所以让陆贾传告王朕心意,王也接受了,不再成为寇患矣!上赐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赠予国王。愿王听乐娱忧,关怀邻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