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辅政凡十一岁。阳朔三年秋,凤疾,天子数自临问,亲执其手,涕泣曰:“将军病,如有不可言,平阿侯谭次将军矣。”凤顿首泣曰:“谭等虽与臣至亲,行皆奢僣,无以率导百姓,不如御史大夫音谨敕,臣敢以死保之。”及凤且死,上疏谢上,复固荐音自代,言谭等五人必不可用。天子然之。
初,谭倨,不肯事凤,而音敬凤,卑恭如子,故荐之。凤薨,天子临吊赠宠,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自长安至渭陵,谥曰敬成侯。子襄嗣侯,为卫尉。御史大夫音竟代凤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而平阿侯谭位特进,领城门兵。谷永说谭,令让不受城门职,由是与音不平,语在《永传》。
音既以从舅越亲用事,小心亲职,岁余,上下诏曰:“车骑将军音宿卫忠正,勤劳国家,前为御史大夫,以外亲宜典兵马,入为将军,不获宰相之封,朕甚慊焉!其封音为安阳侯,食邑与五侯等,俱三千户。”
诗句“阳朔三年秋”出自《汉书·元后传》,是关于汉成帝刘骜与外戚王氏家族的记载,诗中描述了成帝在阳朔三年(公元前50年)因病,皇帝多次前往探望,最终病情加重,成帝去世,史称“哀帝即位”,这是西汉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背景概述:
- 《汉书·元后传》是班固所著的一篇传记,记述了孝元皇后王政君及其家族的历史,特别是王莽姑母的故事。这篇传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体现了外戚专权的历史特点。阳朔三年,即公元前50年,成帝刘骜因疾病频繁求医,但病情恶化,最终不幸去世。
- 诗歌原文:
- 阳朔三年秋,凤疾。天子数自临问,亲执其手涕泣曰:“将军病如有不可言,平阿侯谭次将军矣。”凤顿首泣曰:“谭等虽与臣至亲,行皆奢僭,无以率导百姓,不如御史大夫音谨敕,臣敢以死保之!”此句描绘了成帝刘骜患病期间,其舅父王凤及平阿侯王谭等人的互动和情感表达。
- 人物关系:
- 王凤是成帝刘骜的重要辅政大臣,他与刘家的深厚关系使得他在朝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而王谭、王立、王根、王逢时则是他的亲属,被封为“五侯”,这五位贵族在当时政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历史影响:
- 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西汉时期宫廷内外复杂的权力斗争和亲情纠葛,也反映了外戚专权给国家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成帝与王家的亲密关系,以及随后的政治斗争,为后来王莽篡位埋下了伏笔。
- 文学价值:
- 《汉书·元后传》作为历史文献,记录了西汉末年的政治变迁,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诗中的描写细腻入微,情感丰富,展现了汉代皇族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汉书·元后传》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其背后的故事也充满了情感的起伏和人性的复杂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西汉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还能领略到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情感世界和文学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