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后又穿长安城,引内澧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辑濯越歌。上幸商第,见穿城引水,意恨,内衔之,未言。后微行出,过曲阳侯第,又见园中土山渐台似类白虎殿。于是上怒,以让车骑将军音。商、根兄弟欲自黥、劓谢太后。上闻之大怒,乃使尚书责问司隶校尉、京兆尹:“知成都侯商擅穿帝城,决引澧水,曲阳侯根骄奢僣上,赤墀青琐,红阳侯立父子臧匿奸猾亡命,宾客为群盗,司隶、京兆皆阿纵不举奏正法。”二人顿首省户下。又赐车骑将军音策书曰:“外家何甘乐祸败,而欲自黥、劓,相戮辱于太后前,伤慈母之心,以危乱国!外家宗族强,上一身寝弱日久,今将一施之。君其召诸侯,令待府舍。”是日,诏尚书奏文帝时诛将军薄昭故事。车骑将军音藉槁请罪,商、立、根皆负斧质谢。上不忍诛,然后得已。

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后又穿长安城,引内澧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辑濯越歌。

  • 解释:成都侯商曾经生病,想寻找避暑的地方,于是从皇帝那里借用明光宫。后来他穿过长安城的城墙,将澧水的水源引入自己的府邸中的一个大水池用来划船,并设立了装饰华丽的羽盖和周围帷幕。同时,他还在府邸中举办了一种名为“越歌”的歌咏活动。
  • 注释:成都侯商(可能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成都侯刘商)、生病、避暑、明光宫、长安城、澧水、大池、羽盖、周围帷幕、越歌
  • 赏析:这段文字描述了成都侯商为了避暑而借用明光宫,并且穿过长安城,引来澧水的情节。同时,还描绘了他在府邸中举办歌舞活动的热闹场景。

上幸商第,见穿城引水,意恨,内衔之,未言。后微行出,过曲阳侯第,又见园中土山渐台似类白虎殿。

  • 解释:皇帝来到成都侯商的府邸,看到了他穿城引水的行为,内心感到不满,但并未表达出来。后来皇帝微服出行,路过曲阳侯的府邸,又看到花园中的土山渐台似乎与白虎殿相似。
  • 注释:上幸、商第、穿城引水、意恨、内衔之、曲阳侯第、土山渐台、白虎殿
  • 赏析:这一段文字描述了皇帝对成都侯商穿城引水行为的看法和感受。皇帝虽然知道成都侯商是为了避暑,但仍然对他的行为感到不满,认为这是一种轻率的行为。

于是上怒,以让车骑将军音。商、根兄弟欲自黥、劓谢太后。上闻之大怒,乃使尚书责问司隶校尉、京兆尹:“知成都侯商擅穿帝城,决引澧水,曲阳侯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红阳侯立父子臧匿奸猾亡命,宾客为群盗,司隶、京兆皆阿纵不举奏正法。”二人顿首省户下。

  • 解释:因此,皇帝非常生气,将责任归咎于车骑将军音。成都侯商和曲阳侯根兄弟两人打算亲自去脸上刺字和割鼻子来向太后道歉。当皇帝得知此事时,非常愤怒,便命令尚书部门责问司隶校尉和京兆尹:“你们知道成都侯商擅自挖掘城墙,引导澧水,曲阳侯根骄纵奢侈,装饰华丽,红阳侯立和他的父子藏匿奸诈狡猾的亡命之徒,宾客们是一伙盗贼,司隶和京兆都袒护他们而不上报朝廷进行制裁。”这两人立即低头在官署前请罪。
  • 注释:车骑将军音、商、根兄弟、黥耳鼻谢太后、尚书责问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隶、京兆、赤墀青琐、红阳侯立、父子臧匿奸猾亡命、宾客为群盗、司隶校尉、京兆尹、顿首省户下
  • 赏析:这一段文字描述了皇帝对车骑将军音的责难,以及成都侯商和曲阳侯根兄弟两人试图通过自黥耳鼻来向太后道歉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的滥用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又赐车骑将军音策书曰:“外家何甘乐祸败?而欲自黥、劓,相戮辱于太后前,伤慈母之心,以危乱国!外家宗族强,上一身寝弱日久,今将一施之。君其召诸侯,令待府舍。”是日,诏尚书奏文帝时诛将军薄昭故事。

  • 解释:皇帝又赐给车骑将军音一份策书说:“外家的家族有什么快乐愿意遭遇灾祸失败?而你却想要自己去被黥刑或劓刑,还要在太后面前互相残杀羞辱,伤害慈母之心,从而危害国家!外家的宗族势力太强大,皇帝本人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如今将要对你实施处罚。你应当召集诸侯,让他们在府邸等待。”当天,皇帝命令尚书官员奏报文帝时期处死将军薄昭的故事。
  • 注释:车骑将军音、赐策书、外家何甘乐祸败、自黥、劓、相戮辱于太后前、伤慈母之心、以危乱国、外家宗族强、上一身寝弱日久、今将一施之、召诸侯、令待府舍、文帝诛薄昭故事、尚书奏文帝时诛将军薄昭故事
  • 赏析:这一段文字描述了皇帝对车骑将军音的命令和策书中的内容。皇帝要求车骑将军音召集诸侯,让他们在自己的府邸等待,以此来警告他不要再做出伤害自己母亲的事情。

此二事皆失实,故《汉书》载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