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始将军姚恂免,侍中、崇禄侯孔永为宁始将军。

是岁,池阳县有小人景,长尺余,或乘车马,或步行,操持万物,小大各相称,三日止。

濒河郡蝗生。

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

四年二月,赦天下。

夏,赤气出东南,竟天。

厌难将军陈钦言捕虏生口,虏犯边者皆孝单于咸子角所为。莽怒,斩其子登于长安,以视诸蛮夷。

大司马甄邯死,宁始将军孔永为大司马,侍中大赘侯辅为宁始将军。

莽每当出,辄先搜索城中,名曰“横搜”。是月,横搜五日。

莽至明堂,授诸侯茅土。下书曰:“予以不德,袭于圣祖,为万国主。思安黎元,在于建侯,分州正惑,以美风俗。追监前代,爰纲爰纪。惟在《尧典》,十有二州,卫有五服。《诗》国十五,布遍九州。《殷颂》有‘奄有九有’之言。《禹贡》之九州无并、幽,《周礼•司马》则无徐、梁。帝王相改,各有云为。或昭其事,或大其本,厥义著明,其务一矣。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其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邦畿连体,各有采任。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同,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则,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城。五差备具,合当一则。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及汉氏女孙中山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更以为任。萎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诸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孔秉等与州部众郡晓知地理图籍者,共校治于寿成朱鸟堂。予数与群公祭酒上卿亲听视,咸已通矣。夫褒德赏功,所以显仁贤也;九族和睦,所以褒亲亲也。予永惟匪解,思稽前人,将章黜陟,以明好恶,安元元焉。”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诗句:宁始将军姚恂免,侍中、崇禄侯孔永为宁始将军。

译文:元始五年(5年)春天,王莽执政期间,侍中五官中郎将孔永与平晏、刘歆、孙迁共同设立明堂、辟雍,万国欢心,被封为宁郷侯,食邑一千户。始建国三年(11年),宁始将军姚恂被免职,侍中崇禄侯孔永继任为宁始将军。同时,是岁,池阳县有小人景出现,长尺余,或乘车马,或步行,能够操持万物,小大各相称,三天后停止。同年,濒河郡发生蝗灾。河决魏郡,泛滥清河以东数郡。王莽担心河决成为元城墓地的危害,但河决东去后,元城不担忧河水,因此未修筑堤坝。四年二月,全国施行赦免。夏,赤气出现在东南方向,持续至天际。厌难将军陈钦建议捕捉俘虏生口,指出虏犯边者皆为孝单于咸子角所为。莽大怒,斩杀其子登于长安,以示诸蛮夷。大司马甄邯去世,宁始将军孔永担任大司马,侍中大赘侯辅接任宁始将军。莽每当出行时,先在城中搜索,称之为“横搜”。本月,横搜持续五天。莽至明堂,授予诸侯茅土。下达诏书:“朕由于德行不足,继承于圣祖,成为万国之主。朕思安黎民百姓,在于建立侯伯,分治州部,纠正惑乱之事,美化风俗。追溯历史前例,谨遵纲纪。遵循《尧典》,拥有十二州,卫有五服。《诗》中国家共有十五,遍及九州。《殷颂》中提到‘奄有九有’。《禹贡》九州无并、幽二州,《周礼•司马》则无徐、梁二地。帝王更迭,各有其政。有时彰显其事,有时夸大其本,其义显明,务求一致。昔日汉朝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分。朕之受命,或许亦如此。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邦畿相连,各有所属。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共有千八百人,附城人数亦如此,待有功者。诸公一同,拥有万户,领土方圆百里。侯伯一国,拥有五千户,领土方圆七十里。子男一国,拥有二千五百户,领土方圆五十里。附城大的享有食邑的九成,拥有住户九百人,领土方圆三十里。自九以下,按比例递减,直至一城的规格。五种差等制度完备,合当一律。现在已接受茅土的人,公四位、侯九十三位、伯二十一人、子七百一十一人、男四百零九人,合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共一千一百一十一位。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及至汉家女中山王孙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更以为任。萎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确定各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孔秉等人与州部众郡知晓地理图籍者,共同校治于寿成朱鸟堂。朕多次与群公祭酒上卿亲自听取视看,均已通晓。褒扬德赏功事,用以彰显仁贤;九族和睦,用以褒奖亲亲。我长久思考非解之事,思寻前人事迹,欲彰贬陟优劣,以明好恶,安定百姓。”因定图簿尚未确定,尚未授给国邑,且命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们皆困乏至极,甚至有庸作者。宁始将军姚恂免,侍中、崇禄侯孔永为宁始将军。诗句如下:

宁始将军姚恂免,
侍中、崇禄侯孔永为宁始将军。

是岁池阳县生小人景,
长尺余或乘车马或步行操持万物小大各称三日止。

濒河郡蝗虫发生。
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

先前王莽恐河水决为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

四年二月赦天下。

夏赤气出东南竟天。
厌难将军陈钦言捕虏生口虏犯边者皆孝单于咸子角所为莽怒斩其子登于长安以视诸蛮夷。

大司马甄邯死宁始将军孔永为大司马侍中大赘侯辅为宁始将军。

王莽每当出辄先搜查城中名曰横搜是月横搜五日。

莽至明堂授诸侯茅土下书曰:“予不德袭于圣祖为万国主思安黎元在于建侯分州正惑以美风俗追监前代爰纲爰纪惟在《尧典》十有二州卫有五服诗国十五布遍九州殷颂有奄有九有禹贡之九州无并幽周礼•司马则无徐梁帝王相改各有云为或昭其事或大其本厥义著明其务一矣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其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邦畿连体各有采任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同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则众户二千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城五差备具合当一则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也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也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及汉氏女孙中山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更以为任萎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诸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孔秉等与州部众郡晓知地理图籍者共校治于寿成朱鸟堂予数与群公祭酒上卿亲听视咸已通矣夫褒德赏功所以显仁贤也九族和睦所以褒亲亲也予永惟匪解思稽前人章黜陟以明好恶安元元焉。”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此段内容描绘了王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混乱和社会秩序的破坏。通过描述人物的任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政治制度的变革,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投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道德伦理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