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新迁王安病死。初,葬为侯就国实,幸侍者增秩、怀能、开明。怀能生男兴,增秩生男匡、女晔,开明生女捷,皆留新都国,以其不明故也。及安疾甚,莽自病无子,为安作奏,使上言:“兴等母虽微贱,属犹皇子,不可以弃。”章视群公,皆曰:“安友于兄弟,宜及春夏加封爵。”于是以王车遣使者迎兴等,封兴为功修任,匡为功建公,晔为睦修任,捷为睦逮任。孙公明公寿病死,旬月四丧焉。莽坏汉孝武、孝昭庙,分葬子孙其中。
魏成大尹李焉与卜者王况谋,况谓焉曰:“新室即位以来,民田奴婢不得卖买,数改钱货,征发烦数,军旅骚动,四夷并侵,百姓怨恨,盗贼并起,汉家当复兴。君姓李,李者徵,徵,火也,当为汉辅。”因为焉作谶书言:“文帝发忿,居地下趣军,北告匈奴,南告越人。江中刘信,执敌报怨,复续古先,四年当发军。江湖有盗,自称樊王,姓为刘氏,万人成行,不受赦令,欲动秦、雒阳。十一年当相攻,太白杨光,岁星入东井,其号当行。”又言莽大臣吉凶,各有日期。会合十余万言。焉令吏写其书,吏亡告之。莽遣使者即捕焉,狱治皆死。
诗句
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和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
译文
在四年五月,王莽对唐林和纪逡表示赞赏,称赞他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对事忠诚,待人仁爱,尊敬朝廷,爱护百姓,广泛通晓古籍,德行醇厚。
注释
- 保成师友祭酒:指唐林担任的官职。
- 唐林和故谏议祭酒:指唐林和原谏议祭酒纪逡。
- 孝弟忠恕:描述其个人品德,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忠诚正直、宽厚待人。
- 敬上爱下:形容其为人谦卑,尊重上级,爱护下级。
- 博通旧闻:表明其学识渊博,对旧有的知识和文献有所研究。
- 德行醇备:指其道德修养非常完善。
- 黄发:古代对老年人的一种称呼,表示其年纪较大。
- 靡有愆失:表示没有过失或错误。
赏析
这段诗体现了王莽时期的政治氛围和个人评价标准。王莽通过赞美唐林和纪逡等官员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同时也试图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来提升社会风气和政治形象。这些官员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评价,这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策略。同时,这种评价也反映了王莽本人对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的重视,希望通过推崇这些典型人物来引导和规范整个社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