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夫万物之疏跃枝举,百事之茎叶条蘖,皆本于一根,而条循千万也。若此 则有所受之矣,而非所授者。所受者无授也,而无不受也。无不受也者,譬若周 云之茏苁,辽巢鼓濞而为雨。沈溺万物,而不与为湿焉。今夫善射者有仪表之度, 如工匠有规矩之数,此皆所得以至于妙。然而奚仲不能为逢蒙,造父不能为伯乐 者,是曰谕于一曲,而不通于万方之际也。今以涅染缁,则黑于涅;以蓝染青, 则青于蓝。涅非缁也,青非蓝也。兹虽遇其母,而无能复化已。是何则?以谕其 转而益薄也。何况夫未始有涅、蓝造化之者乎?其为化也,虽镂金石,书竹帛, 何足以举其数!由此观之,物莫不生于有也,小大优游矣!夫秋毫之末,沦于无 间而复归于大矣;芦苻之厚,通于无?5而复反于敦庞。若夫无秋毫之微,芦苻之 厚,四达无境,通于无圻,而莫之要御夭遏者,其袭微重妙,挺扌同万物,揣丸 变化,天地之间何足以论之。夫疾风孛攵木,而不能拔毛发;云台之高,堕者折 脊碎脑,而蚊虻适足以翱翔。夫与支蛲同乘天机,夫受形于一圈,飞轻微细者, 犹足以脱其命,又况未有类也!由此观之,无形而生有形,亦明矣。是故圣人托 其神于灵府,而归于万物之初。视于冥冥,听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寂 漠之中,独有照焉。其用之也以不用,其不用也而后能用之;其知也乃不知,其 不知也而后能知之也。

诗句翻译:
淮南子·俶真训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
万物萌动尚未成形之时。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
天气开始下降,地气始升,阴阳交错融合,相与优游畅游于宇宙之间,被德含和,缤纷茏苁,欲与物相接而未成兆朕。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

译文:

《淮南子·俶真训》是西汉时期 淮南王刘安 的一部兵书,全书共由24个部分构成。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所谓有始者,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未有形埒垠堮,无无蠕蠕将欲生兴而未成物类。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被德含和缤纷茏苁,欲与物接而未成兆朕。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宇宙的初始状态,以及天地间阴阳二气的交融、相互作用。《淮南子》以“道”为核心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和归宿。这里的“道”并非高高在上的存在实体,而是宇宙万物应当遵循的道路,包含了规范性的理想追求。通过描述自然界从混沌初开到秩序井然的变化过程,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法则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与敬畏。《淮南子·俶真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通过对天地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和谐共生、顺应自然规律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先贤对宇宙万物起源和演变规律的探索精神,以及对道德伦理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