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之月,招摇指申,昏斗中,旦毕中,其位西方,其日庚辛,盛德在金, 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 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天子衣白衣,乘白骆,服白玉,建白 旗,食麻与犬,服八风水,爨柘燧火,西宫御女白色,衣白采,撞白钟,其兵弋, 其畜狗。朝于总章左个,以出秋令。求不孝不悌,戮暴傲悍而罚之,以助损气。 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乃赏军率武人于朝, 命将率,选卒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顺彼四方。命 有司,修法制,缮囹圄,禁奸塞邪,审决狱,平词讼。天地始肃,不可以赢。是 月农始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障塞,以备水 潦,修城郭,缮宫室。毋以封侯,立大官,行重币,出大使。行是月令,凉风至 三旬。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 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冬多火灾,寒暑不节,民多虐疾。七月官库, 其树楝。
以下是对《淮南子 · 时则训》的逐句注释与赏析:
- 孟秋之月
- 孟秋之月,招摇指申,昏斗中,旦毕中:描述的是农历九月,招摇星指向申时,黄昏时分的北斗七星出现在天空中央,黎明时分的七星宿在天空中央。这个时期,秋天的景色和氛围开始显现。
- 其位西方,其日庚辛:指出秋季的位置是西方,对应的日干庚辛,意味着这个季节与金色和辛味相关联。
- 盛德在金:表明金元素在这个季节具有特别的意义,可能与金属性或秋天的特性有关。
- 其虫毛
- 其虫毛:指的是秋天特有的昆虫——毛虫。
- 其音商:秋天的声音,商音,即一种较为低沉且带有回响的声音。
- 律中夷则
- 律中夷则:夷则是中国古代十二律中的第七个音,象征秋天的律动。
- 其数九:秋季的数字,代表9天,暗示着秋天是一个较长的季节。
- 其味辛
- 其味辛:秋天的味道是辛,即辛辣的味道,这反映了秋季食物的特点,如辛辣食物。
- 其臭腥
- 其臭腥:秋天的气味是腥,这可能意味着秋天的海产品和其他动物产品丰富,气味浓郁。
- 其祀门
- 其祀门:秋季的祭祀对象是“门神”,这可能指的是守护家庭的门神。
- 祭先肝:在古代中国,祭祀祖先是非常重要的仪式,这里的“先肝”指的是用于祭祀的肝脏。
- 求不孝不悌
- 求不孝不悌:惩罚那些不孝和不悌的人,强调了家族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 戮暴傲悍
- 戮暴傲悍:惩罚那些残暴、傲慢、强悍的人,反映了社会对于这些行为的严厉态度。
以助损气: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增强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立秋日
- 立秋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也意味着夏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前奏。
- 天子亲率三公_九卿_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天子会亲自带领三公、九卿、九大夫等高级官员迎接秋天的到来,这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活动,象征着对自然更替的尊重和庆祝。
- 朝于总章左个:在总章楼举行仪式迎接秋天的到来,这可能是一种官方的庆典活动。
通过这些注释和赏析,不仅能够理解《淮南子 · 时则训》中的内容,还能更深入地探索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