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钳且、大丙不施辔衔,而以善御闻于天下。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 德遗于后世。何则?至虚无纯一,而不た喋苛事也。《周书》曰:“掩雉不得, 更顺其风。”今若夫申、韩、商鞅之为治也,扌孛拔其根,芜弃其本,而不穷究 其所由生,何以至此也: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于锥刀之末,斩 艾百姓,殚尽太半,而欣欣然常自以为治,是犹抱薪而救火,凿窦而出水。夫井 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不过三月必死。所以然者何也?皆狂生而 无其本者也。河九折注于海,而不绝者,昆仑之输也,潦水不泄,氵广氵养极望, 旬月不雨则涸而枯泽,受氵翼而无源者。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 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 寄汲不若凿井。

诗句原文:

夫钳且、大丙不施辔衔,而以善御闻于天下。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 德遗于后世。

译文:
像钳子和铁环一样不需要缰绳就能驾驭自如,伏羲氏、女娲氏也不依靠法度治理,却能够以高尚的道德遗留给后代。

注释:
钳子和铁环:古代用于控制马匹的工具。
轭(yà):古代用在马颈上的嚼子或勒具,用来控制马匹的行进方向。
辔衔(pèi chán):缰绳和嚼子,是驾驭马匹的重要工具。
伏羲氏: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与女娲氏一同被尊为“人文始祖”。
女娲氏:同样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相传她能补天救世,创造了人类。
至德:最高的道德,形容非常高尚的品质或行为。
遗于后世:将高尚的道德遗留给后代,使之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诗中提到钳子和铁环以及伏羲氏和女娲氏的故事,旨在说明即使是简单的工具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无需繁复的法律和制度。这种观点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原则,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预,以达到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的理想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