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乱。故一举而不当,终身伤。得失之道,权要在主。是绳正于上,木直于下,非有事焉,所缘以修者然也。故人主诚正,则直士任事,而奸人伏匿矣;人主不正,则邪人得志,忠者隐蔽矣。夫人主之所以莫扌瓜玉石而扌瓜瓜瓠者,何也?无得于玉石,弗犯也。使人主执正持平,如从绳准高下,则群臣以邪来者,犹以卵投石,以火投水。故灵王好细要,而民有杀食自饥也;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由此观之,权势之柄,其以移风易俗矣。尧为匹夫,不能仁化一里,桀在上位,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为治,而势可以易俗明矣。《书》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此之谓也。

这首诗是《淮南子》里的一段,主要讨论君主的决策对国家、朝廷和人民的影响。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乱。故一举而不当,终身伤。得失之道,权要在主。是绳正于上,木直于下,非有事焉,所缘以修者然也。

  • 君主的每一个决定都很重要,不可以不谨慎。如果任命的人正确,那么国家就会治理得好,上下和谐,大臣们亲近,百姓归附。如果任命的人不正确,那么国家就会危险,上下不一致,大臣们抱怨,百姓混乱。所以一个错误的决定会毁掉一生。得失的关键在于权力在于君主手中。正如绳子在上方校准,木材在下方保持直度一样,这不是因为有什么工作需要做,而是因为它们是用来维持这种状况的原因。

  • 夫君之所以莫扌瓜玉石而扌瓜瓜瓠者,何也?无得于玉石,弗犯也。使人主执正持平,如从绳准高下,则群臣以邪来者,犹以卵投石,以火投水。

  • 为什么没有人能像处理玉石那样处理瓜瓠(葫芦)呢?因为他没有得到玉石的价值,就不会触犯它。当君主坚持公正,保持平衡时,就像遵循绳子和标准来衡量事物的高低一样。那么,那些带着不正之风而来为官的人,就像用鸡蛋去打石头,拿火去浇水一样。

  • 由此观之,权势之柄,其以移风易俗矣。尧为匹夫,不能仁化一里,桀在上位,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为治,而势可以易俗明矣。《书》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此之谓也。

  • 因此我们可以观察,权势的力量足以改变风向和习俗。尧作为普通人,不能使一里的人都受到他的仁爱;而桀在位时,法令通行,禁止被执行。因此我们可以说,即使一个人很有才能,也不能治理好国家;但是权力可以用来改变习俗并使国家昌盛。《尚书》中说:“一个人有了喜庆,民众都会感激他。”这就是这个意思。

赏析:
这段文字强调了君主个人行为的重要性以及权力对于国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通过具体的历史例子和理论阐述,强调了正直的领导者能够带来秩序与和谐,而腐败的领导者则会导致混乱和不稳定。作者指出,即使是贤能的君主也不足以单独治国,但权力本身却可以有效地改变社会习俗。最后引用《尚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全文的观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