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同,群君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是故威立而不废,聪明光而不蔽,法令察而不苛,耳目达而不暗,善否之情,日陈于前而无所逆。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绝江海。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有言者穷之以辞,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照海内,存万方,是犹塞耳而听清浊,掩目而视青黄也,其离聪明则亦远矣!

淮南子·主术训

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同,群君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是故威立而不废,聪明光而不蔽,法令察而不苛,耳目达而不暗,善否之情,日陈于前而无所逆。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绝江海。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有言者穷之以辞,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照海内,存万方,是犹塞耳而听清浊,掩目而视青黄也,其离聪明则亦远矣!

赏析: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强调君主应该广泛听取意见、采纳建议,并以此促进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诗中提到“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意味着君主应当像看待天下的眼睛一样关注民众的意见,像倾听天下的声音一样听取各方面的建议。

通过比喻,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理念。将君主比作驾车的人(“假舆马”),如果君主能够虚心采纳他人的建议和意见,那么即便是最普通的百姓(“褐夫刍荛”)也能得到重用。相反,如果君主拒绝听取他人的意见,即使这些意见非常正确(“言而是”),也可能被忽视或抛弃;同样,即使君主的意见本身并不正确(“言而非”),但仍然可以将其置于高官显位之上,甚至可能因此而获得提拔(“揄策于庙堂之上”。

诗中还提到“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强调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高低,都应该根据事实和道理来判断是非,而不是仅仅凭借个人的喜好或者偏见。这种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我们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摒弃个人感情和偏见的影响。

《淮南子·主术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道理,向君主提出了一种广纳贤才、重视民意的重要原则,强调了开放包容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不仅对于古代的君主而言至关重要,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宝贵经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