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 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亢龙有悔。”三 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 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身君子之言,信也;中君子之意,忠也。忠信形于内, 感动应于外,故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鹰翔川,鱼鳖沈,飞鸟扬, 必远害也。子之死父也,臣之死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名也,恩心之 藏于中,而不能违其难也。故人之甘甘,非正为庶也,而庶焉往。君子之惨怛, 非正为伪形也,谕乎人心。非从外入,自中出者也。义正乎君,仁亲乎父。故君 之于臣也,能死生之,不能使为苟简易;父之于子也,能发起之,不能使无忧寻。 故义胜君,仁胜父,则君尊而臣忠,父慈而子孝。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 “我其性与!”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故《诗》曰:“执辔如组。”《 易》曰:“含章可贞。”运于近,成文于远。

淮南子 · 缪称训    
    
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亢龙有悔。”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    
    
译文:    
淮南子的《缪称训》中指出,相同的言辞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因为人们相信其真实性;同样的命令能使民众顺从,因为真诚存在于命令之外。当圣人处于高位时,民众会因感动而被教化。情感是先导,行动则体现在行为上。如果统治者的行为和百姓的期望不一致,那么这种差异就是情感和命令之间的不同。正如《易经》所说:“亢龙有悔”,即使是三岁的婴儿,也无法完全理解利益和危险,但他们的父母仍然通过爱心来教导他们。同样,言语的力量虽然明显,但其影响却深远。    
    
注释:    
- 同言:指相同的言辞。    
- 民信:民众信任。    
- 诚:真诚。    
- 令:命令。    
- 婴:三岁以下的婴儿。    
- 谕:教导。    
- 情:情感。    
- 旷:广阔。    
- 慎:谨慎。    
- 咎:过失。    
- 亢:过分。    
- 悔:悔恨。    
- 情以先之:意思是情感是先导。    
- 动于上:指统治者的行动影响到百姓。    
- 不应于下:指百姓对统治者的行为没有响应。    
- 旷旷乎大哉:形容影响之大,无边无际。    
    
赏析:    
《缪称训》深刻地揭示了领导者与民众之间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对比言辞与实际行动的效果,强调了真诚与情感在领导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文中提到的“亢龙有悔”反映了过度自信可能导致失败的道理。同时,也表达了即使是年幼的婴儿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教导,这强调了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缪称训》不仅是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领导力培养的重要参考。它启示我们,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应该注重内在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以确保个人与集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