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行,无所合,无所离,譬若鼓,无所与调,无所不比。丝管金石,小 大修短有叙,异声而和;君臣上下,官职有差,殊事而调。夫织者日以进,耕者 日以却,事相反,成功一也。申喜闻乞人之歌而悲,出而视之,其母也。艾陵之 战也,夫差曰:“夷声阳,句吴其庶乎!”同是声而取信焉异。有诸情也。故心 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夫子曰:“弦则是也,其声非也。”文者,所以接 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 通,则凤麟极矣。言至德之怀远也。输子阳谓其子曰:“良工渐乎矩凿之中。” 矩凿之中,固无物而不周。圣王以治民,造父以治马,医骆以治病。同材而各自 取焉。上意而民载,诚中者也。未言而信,弗召而至,或先之也,忄及于不己知 者,不自知也。矜怛生于不足,华诬生于矜。诚中之人,乐而不忄及,如好声, 熊之好经。夫有谁为矜。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号而哭,叽而哀,而知 声动矣;容貌颜色,理诎亻曳倨佝,徇知情伪矣。故圣人栗栗乎其内,而至乎至 极矣。
以下是根据原文的逐句解释和译文:
淮南子·缪称训
圣人之行,无所合,无所离,譬若鼓,无所与调,无所不比。丝管金石,小大修短有叙,异声而和;君臣上下,官职有差,殊事而调。夫织者日以进,耕者日以却,事相反,成功一也。
- 诗句翻译:圣人的行为,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离开某种标准,就像鼓一样,它不与其他乐器协调,但它可以与任何事物相配。无论是丝、管还是石、金,它们的尺寸大小和长短都有其规律,即使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也能和谐地共鸣。无论君臣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职务如何,他们的职责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能处理不同的事务。虽然工作方式可能相反,但其成功却是相同的。
申喜闻乞人之歌而悲,出而视之,其母也。艾陵之 战也,夫差曰:“夷声阳,句吴其庶乎!”同是声而取信焉异。有诸情也。故心 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 诗句翻译:申喜听到了乞人的歌曲后感到非常悲伤,出来看时发现唱歌的是他的母亲。在艾陵之战中,夫差说“夷声阳,句吴其庶乎!”尽管两者声音相同但获得了信任。这种情感上的体验是有差异的。因此,如果内心感到悲伤,那么即使歌声欢乐也不会感到快乐;如果内心感到快乐,那么即使哭声悲伤也不会感到悲哀。
子曰:“弦则是也,其声非也。”文者,所以接 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 通,则凤麟极矣。言至德之怀远也。输子阳谓其子曰:“良工渐乎矩凿之中。” 矩凿之中,固无物而不周。圣王以治民,造父以治马,医骆以治病。同材而各自 取焉。上意而民载,诚中者也。未言而信,弗召而至,或先之也,忄及于不己知 者,不自知也。矜怛生于不足,华诬生于矜。诚中之人,乐而不忄及,如好声, 熊之好经。夫有谁为矜。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号而哭,叽而哀,而知 声动矣;容貌颜色,理诎亻曳倨佝,徇知情伪矣。故圣人栗栗乎其内,而至乎至 极矣。
- 诗句翻译:孔子说:“正确的东西是正确的,错误的东西是错误的”。文是用来与人沟通的,情感贯穿心中并希望表达出来。如果用文饰来掩盖真实情感,就会失去真实情感;如果用真实情感来掩盖文饰,同样会失去文饰。只有将真与文融合,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这是对最高道德的追求。输子阳对他的儿子说:“良工逐渐进入矩凿之中。”在这个范围内,确实没有什么是不周遍的。圣王用来治理民众,造父用来治理马匹,医骆用来治病。他们都是同一材质,各自从中选择。君主的意志被人民所接受,这就是真诚的人。没有言语就使人相信,不需要召唤就自己到来,可能是预先知道的。过度的谦虚源于自己的不足,虚假的言论源于自我夸耀。真正诚实的人,快乐但不傲慢,如同美妙的声音,像熊喜欢经脉一样。没有人因为骄傲而自大。春天的女人思念着秋天的男人,这让他们懂得万物都随着时间变化了。哭泣而叫喊,哀伤而哭泣,这让他们知道声音是如何振动的;容貌和脸色的变化,举止的拘谨或放荡,这让他们了解真实的情况和伪装。因此,圣人非常谨慎地行事,直到达到最高的境界。
赏析:
《淮南子·缪称训》中的这段文字深入探讨了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行为以及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圣人和普通人的不同行为和心态,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恰当反应。
这段文字通过对“道”的描述引出了圣人行为的本质——即超越常规、不受束缚的自由状态。圣人的行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界限,他们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这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们往往受限于某些规则或期望形成鲜明对比。例如,文中描述圣人的行为“无所合,无所离”,意味着他们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能保持中立,既不盲目顺从也不固执己见,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文中提到圣人对于音乐的感受,指出即使是相同的旋律和音符在不同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表现。这反映了圣人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这种能力不仅使他们在艺术领域表现出色,更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文章还讨论了“诚”和“情”的关系。孔子强调正确的事物是正确的,错误的事物是错误的。这说明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过度的谦虚和自我贬低可能会成为前进的障碍。真正的诚实不仅是内心的诚实,也是外在行为的正直和适度表达情感的能力。
《淮南子·缪称训》通过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深刻揭示了人性和道德修养的本质问题。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外在行为的适当性,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