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越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甯越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及至,从者以请。桓公赣之衣冠而见,说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君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也。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凡听必有验,一听而弗复问,合其所以也。且人固难合也,权而用其长者而已矣。当是举也,桓公得之矣。故老子曰:“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以言其能包裹之也。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甯越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甯越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及至,从者以请。桓公赣之衣冠而见,说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君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也。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凡听必有验,一听而弗复问,合其所以也。且人固难合也,权而用其长者而已矣。当是举也,桓公得之矣。故老子曰:“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以言其能包裹之也。
诗句解释与译文:
宁越想要接近并影响齐桓公(即齐景公),但由于贫困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志向,于是选择作为商人旅行到齐国,晚上在城门外休息,等待机会。齐景公派人出城迎接客人,夜晚打开城门,让宁越的车子进入,当时火光很旺,随从人员很多,宁越在牛车下吃饭,看到齐景公时感到很悲伤,就敲击牛角并唱起歌来。齐景公听到了这首歌,用手拍打仆人的手说:“真是奇怪啊!唱歌的人不是普通人。”然后命令跟随车辆一起回去。齐景公到了之后,有人请求再问一问宁越,认为如果知道他过去的行为是否良好,再决定如何使用他也不迟。但齐景公说:“并非如此。询问他过去的行为可能只因为他有一些小过错而忽视了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失去天下人才的原因。”凡事都有验证,一旦听说一次就无法再次追问了,因为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而且人们本来就很难被说服接受意见,应该根据他的长处来决定如何使用他。在这个时候,齐景公已经得到了宁越。因此老子说:“天地广阔、万物博大、道理深远、君王伟大,世界上有四大类存在,而君王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为了说明君王能够包容一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宁越的故事,展示了一位志士因贫困而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志向,但最终通过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得到认可的过程。诗中强调了“天大、地大、道大”以及“王亦大”的观念,展现了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宏观认识。同时,通过对话形式表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心理变化,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最后,通过老子的观点,点明了“君王能够包容一切”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洁,情节紧凑,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