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有以欲多而亡者,未有以无欲而危 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而失者也。故智不足免患,愚不足以至于失 宁。守其分,循其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故成者非所为也,得者非所求也。 入者有受而无取,出者有授而无予,因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者弗德,所杀者 非怨,则几于道也。圣人不为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己也;修足誉之德,不求人 之誉己也;不能使祸不至,信己之不迎也;不能使福必来,信己之不攘也。祸之 至也,非其求所生,故穷而不忧;福之至也,非其求所成,故通而弗矜。知祸福 之制不在于己也,故闲居而乐,无为而治。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 其所无,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故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 敌之可胜也;治国者,先为不可夺,待敌之可夺也。舜修之历山,而海内从化; 文王修之岐周,而天下移风。使舜趋天下之利,而忘修己之道,身犹弗能保,何 尺地之有!

诗句: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
译文:遵循道家之道的智者必定会有危险,抛弃数理的才能者必定陷入困境。
注释: 1. 释道:指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2. 任智:指依靠聪明才智行事。 3. 必危:必定会有危险。 4. 弃数:摒弃计算和推算。 5. 才者:才能的人或智者。 6. 困:困境。
赏析:该诗通过阐述“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的观点,表达了道家哲学中关于智慧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它强调在追求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智力可能会带来危险,而过度使用才能也会导致困境。因此,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和顺应自然之道,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知识和技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