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莫不因其所有,而用其所无。以为不信,视籁与竽。念虑者不得卧,止念 虑,则有为其所止矣,两者俱忘,则至德纯矣。圣人终身言治,所用者非其言也, 用所以言也。歌者有诗,然使人善之者,非其诗也。鹦鹉能言,而不可使长。是 何则?得其所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神蛇能断而复续, 而不能使人勿断也;神龟能见梦元王,而不能自出渔者之笼。四方皆道之门户牖 向也,在所从窥之。故钓可以教骑,骑可以教御,御可以教刺舟。越人学远射, 参天而发,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世已变矣,而守其故,譬犹越人之射也。 月望,日夺其光,阴不可以乘阳也。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故末不可以 强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一渊不两鲛。水定则清正,动则 失平。故惟不动,则所以无不动也。

《淮南子·说山训》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一部论文集,出自《淮南子》卷十六。本文通过解读该篇内容,旨在探讨万物如何因借其所有而发挥功能,同时也指出不应过度依赖已有的特质或能力。下面将逐句对诗句进行释义和翻译,同时提供必要的注释,并附上赏析:    
    
### 诗意与译文    

物莫不因其所有,而用其所无。以为不信,视籁与竽。念虑者不得卧,止念 虑,则有为其所止矣,两者俱忘,则至德纯矣。圣人终身言治,所用者非其言也, 用所以言也。歌者有诗,然使人善之者,非其诗也。鹦鹉能言,而不可使长。是 何则?得其所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神蛇能断而复续, 而不能使人勿断也;神龟能见梦元王,而不能自出渔者之笼。

- **解析**: 本段讲述了事物能够因其所拥有的特性而发挥作用,但过度依赖则会丧失其本质价值。文中引用了自然界中的多种现象来佐证这一观点,如“声”、“思”等自然现象,强调了在认识世界时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和灵活的态度,不应过分执着于某一事物的表面特征。    
    
### 注释    

[1] 淮南子·说山训:《淮南子》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思想和治国理念。《说山训》则是该书中的一个部分,通常被认为是讨论治理和管理的文献。

[2^]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 :“以无有为体。”:这里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或思维的本质,即一切存在都是基于无形的“无有”,而非有形的物质。

[3^] 魄曰:“无有有形乎?” :“无有。”:这里的“无有”是指超越物质形态的存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4^] 明事埒事:此句可能涉及理解事物本质与表面现象之间的关系,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重要性。

[5^] 《淮南子》:这是一部集合了众多学者智慧和思想的作品,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深刻的哲理。
”`

赏析

《淮南子·说山训》不仅是一本关于治国理政的书,它更是一部哲学著作,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来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这种对世界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理解世界的机会。

《淮南子·说山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还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智慧,以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