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见 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先胜者,守不可 攻,战不可胜,攻不可守,虚实是也。上下有隙,将吏不相得,所持不直,卒心 积不服,所谓虚也。主明将良,上下同心,气意俱起,所谓实也。若以水投火, 所当者陷,所薄者移,牢柔不相通而胜相奇者,虚实之谓也。故善战者不在少, 善守者不在小,胜在得威,败在失气。夫实则斗,虚则走,盛则强,衰则北。吴 王夫差地方二千里,带甲七十万,南与越战,栖之会稽,北与齐战,破之艾陵, 西遇晋公,禽之黄池,此用民气之实也。其后骄溢纵欲,拒谏喜谀,忄尧悍遂过, 不可正喻,大臣怨怼,百姓不附,越王选卒三千人,禽之干隧,因制其虚也。夫 气之有虚实也,若明之必晦也。故胜兵者非常实也,败兵者非常虚也。善者能实 其民气,以待人之虚也;不能者虚其民气,以待人之实也。故虚实之气,兵之贵 者也。
”`
淮南子·兵略训
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先胜者,守不可攻,战不可胜,攻不可守,虚实是也。上下有隙,将吏不相得,所持不直,卒心积不服,所谓虚也。主明将良,上下同心,气意俱起,所谓实也。若以水投火,所当者陷,所薄者移,牢柔不相通而胜相奇者,虚实之谓也。
故善战者不在少,善守者不在小,胜在得威,败在失气。夫实则斗,虚则走,盛则强,衰则北。吴王夫差地方二千里,带甲七十万,南与越战,栖之会稽,北与齐战,破之艾陵,西遇晋公,禽之黄池,此用民气之实也。其后骄溢纵欲,拒谏喜谀,忄尧悍遂过,不可正喻,大臣怨怼,百姓不附,越王选卒三千人,禽之干隧,因制其虚也。夫气之有虚实也,若明之必晦也。故胜兵者非常实也,败兵者非常虚也。善者能实其民气,以待人之虚也;不能者虚其民气,以待人之实也。故虚实之气,兵之贵者也。
【赏析】:
本文通过古代战争的例子阐述了“虚实”对于军事战略的重要性。作者引用《淮南子》中的名言:“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来表明将领需要具备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接着指出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单纯追求土地扩张或物质财富,而是在于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以及如何在战争中寻求优势。文章强调了“虚实”的概念,即通过控制信息、调动敌人的心理等手段来达到最终的胜利。
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战术和策略,例如使用心理战术使敌军陷入混乱,或者利用地形和天时来取得优势。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也为现代军事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文章总结了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虚实”的原则,只有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