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闻善用兵者,必先修诸己,而后求诸人;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修己于 人,求胜于敌。己未能治也,而攻人之乱,是犹以火救火,以水应水也。何所能 制!今使陶人化而为埴,则不能成盆盎;工女化而为丝,则不能织文锦。同莫足 以相治也,故以异为奇。两爵相与斗,未有死者也;鹯鹰至,则为之解, 以其异 类也。故静为躁奇,治为乱奇,饱为饥奇,佚为劳奇。奇正之相应,若水火金木 之代为雌雄也。善用兵者持五杀以应,故能全其胜;拙者处五死以贪,故动而为 人禽。兵贵谋之不测也,形之隐匿也。出于不意,不可以设备也。谋见则穷,形 见则制。
故善用兵者,上隐之天,下隐之地,中隐之人。隐之天者,无不制也。何谓 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何谓隐之地?山陵 丘阜,林丛险阻,可以伏匿而不见形者也。何谓隐之人?蔽之于前,望之于后, 出奇行陈之间,发如雷霆,疾如风雨,扌搴巨旗,止鸣鼓,而出入无形,莫知其 端绪者也。故前后正齐,四方如绳,出入解续,不相越凌,翼轻边利,或前或后, 离合散聚,不失行伍,此善修行陈者也。明于奇正賌、该阴阳、刑德、五行、 望气、候星、龟策、禨祥,此善为天道者也。设规虑,施蔚伏,见用水火,出 珍怪,鼓噪军,所以营其耳也。曳梢肆柴,扬尘起堨,所以营其目者,此善为 诈佯者也。錞钺牢重,固植而难恐,势利而不能诱,死亡不能动,此善为充干 者也。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相地形,处次舍, 治壁垒,审烟斥,居高陵,舍出处,此善为地形者也。因其饥渴冻曷,劳倦怠 乱,恐惧窘步,乘之以选卒,击之以宵夜,此善因时应变者也。易则用车,险则 用骑,涉水多弓,隘则用弩,昼则多旌,夜则多火,晦冥多鼓,此善为设施者也。 凡此八者,不可一无也,然而非兵之贵者也。
淮南子·兵略训逐句释义与赏析
诗原文
盖闻善用兵者,必先修诸己,而后求诸人。
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
修己于人,求胜于敌。
己未能治也,而攻人之乱,是犹以火救火,以水应水也。何所能制!
今使陶人化而为埴,则不能成盆盎;工女化而为丝,则不能织文锦。同莫足以相治也,故以异为奇。
两爵相与斗,未有死者也;鹯鹰至,则为之解,以其异类也。故静为躁奇,治为乱奇,饱为饥奇,佚为劳奇。
奇正之相应,若水火金木之代为雌雄也。善用兵者持五杀以应,故能全其胜;拙者处五死以贪,故动而为人禽。
译文
听说善于用兵的人,必定首先修养自己,然后才要求别人服从;首先要使自己不被战胜,然后才寻求胜利;通过修养自身来制服敌人,通过争取胜利来制服敌人。如果自己的治理都不能做好,却去攻击别人的混乱,这就如同用火去救火,用水去应对水一样。用什么办法能够控制它呢?现在假如让陶人变成黏土,那么他就无法制成盆盎;假如让女工变成丝线,那么她就无法织出华丽的锦缎。同样的东西没有能力相互克制,所以以不同的方式来显示其奇特性。两把酒杯相互争斗,还不至于有人死亡;但一旦鸷鸟和猛禽到来,就会停止争斗,因为它是不同类的事物。因此静止是躁动的奇异性,治理是混乱的奇异性,饱食是饥饿的奇异性,闲暇是劳累的奇异性。奇正之间的互相呼应,如同水、火、金、木各自轮流扮演雌性或雄性的角色一样。善于用兵的人凭借五种不同的策略来应对,所以才能保全胜利;笨拙的人处于五种不利的局面都贪心地追求,所以行动上成为别人所擒获的对象。兵器的贵在于它的计谋不为人所知,其战术难以被人察觉。如果计谋暴露了,那就无法掌握主动权了;战术显露了,那就无法制服对手了。
善于用兵的人,上隐藏在天象之中,下隐藏在地形之地,中间隐藏于人的心中。隐藏在天的方面,无不制伏对方。何谓隐藏在天上?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疾风暴雨还是大雾阴霾,都因此而发生变故。何谓隐藏在地理之中?山陵丘陵,树林丛生险阻的地方,可以隐蔽身形而不被对方发现。何谓隐藏在人心之中?用前面遮住对方的耳目,用后面引诱对方的注意力,从中发动奇袭而行如雷霆,迅猛如风雨,挥舞大旗,停止敲鼓,而出入不见踪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和结束,这就是善于行军布阵的人。明于奇正之术,了解阴阳五行,观察气色和星象,运用龟策和占卜等方法,这都是善于运用天道的表现。设置各种规划,施行周密部署,见用水灭火,拿出珍宝异宝,击鼓呐喊军队,这是为了训练士兵的听觉能力。拖曳草木柴草,扬起尘土,引起敌军的惊恐和混乱,这是用来迷惑敌人的。錞钺牢固稳重,坚固而难以撼动恐惧,势利而不能用诱惑的手段动摇他们,死亡而不能让他们屈服,这是善于用兵的将领的勇敢和果敢。轻捷勇猛,勇敢地面对敌人轻视我方的情况,行动迅猛像消灭掉一样,这是善于使用轻装部队出奇制胜的方法。根据地形选择居处,整治防御工事,巡视烽火台和斥候站,占据高陵地势,选择进退的时机,这是善于利用地形的人。依据敌军饥渴寒冷的程度,调动疲劳懈怠的军队进行袭击,这是能够乘时应变的良将。适宜用车马的就驾车作战,适宜骑兵就骑马冲锋,涉水多的就多备弓弩,隘路多的就备好弩机,白天就多设旌旗,夜晚就多点火把,昏暗时就多打鼓助威,这是善于设置设施的人。
以上八点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然而并非用兵之贵所在。
赏析
《淮南子》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及其对国家政治、社会结构的影响。书中多次强调用兵的重要性及用兵者的品德修养和策略运用。其中“善用兵者,必先修诸己,而后求诸人。”这句话体现了《淮南子》中对用兵者道德修养的重视。用兵不仅是军事技巧的较量,更是智慧、勇气和道德力量的综合体现。
书中提及的“修己于人,求胜于敌”和“静为躁奇”等概念,强调了用兵策略中心理和策略的重要性。在战争中,心理战和战略布局往往比单纯的武力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对于现代战争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不同的自然现象和地理环境制定战略,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天文气象来预测敌情和调整战略。这些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军事科学观念。
《淮南子》中的兵略训不仅是一部古代的军事著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学思想和战略智慧的经典。其内容涵盖了军事、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全面深入理解古代战争和治国理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