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鱼德者,非挈而入渊;为蝯赐者,非负而缘木。纵之其所而已。貂裘而 杂,不若狐裘而粹,故人莫恶于无常行。有相马而失马者,然良马犹在相之中。 今人放烧,或操火往益之,或接水往救之,两者皆未有功,而怨德相去亦远矣。 郢人有买屋栋者,求大三围之木,而人予车毂,跪而度之,巨虽可,而修不足。 遽伯玉以德化,公孙鞅以刑罪,所极一也。病者寝席,医之用针石,巫之用糈藉, 所以救钧也。狸头愈鼠,鸡头已瘘,虻散积血,斫木愈龋,此类之推者也。膏之 杀鳖,鹊矢中猬,烂灰生蝇,漆见蟹而不干,此类之不推者也。推与不推,若非 而是,若是而非,孰能通其微!
天下无粹白狐,而有粹白之裘;掇之众白也。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必食 其庶数十而后足。刀便剃毛,至伐大木,非斧不克。物固有以克适成不逮者。 视方寸于牛,不知其大于羊;总视其体,乃知其大相去之远。孕妇见兔而子缺唇, 见麋而子四目。小马大目,不可谓大马;大马之目眇,可谓之眇马。物固有似然 而似不然者。故决指而身死,或断臂而顾活。类不可必推。厉利剑者必以柔砥, 击钟磬者必以濡木,毂强必以弱辐,两坚不能相和,两强不能引服。故梧桐断角, 马牦截玉,媒但者,非学谩也,但成而生不信;立慬者,非学斗争也,慬立 而生不让。故君子不入狱,为其伤恩也;不入市,为其侳廉也。积不可不慎者 也。
”`
淮南王刘安撰写的《说山训》是古代文献中探讨道德和自然法则的重要作品。本文将逐一解析原文,并提供现代汉语翻译,同时结合诗句和关键词进行详尽赏析。
- 逐句翻译
- 为鱼德者:以德行于鱼。
- 非挈而入渊:不是被提起而投入深渊。
- 为蝯赐者:被赏赐的是野兽。
- 纵之其所而已:顺其自然即可。
- 貂裘而杂:貂皮混杂。
- 不若狐裘而粹:不如狐皮纯粹。
- 故人莫恶于无常行:人们不喜欢没有规律的行为。
- 有相马而失马者:有相马却失去了马的人。
- 然良马犹在相之中:然而好马仍在相马之中。
- 今人放烧:如今有人放火。
- 或操火往益之:有的人拿着火去增加它。
- 或接水往救之:也有的人接水来救它。
- 皆未有功:两者都没有成功。
- 而怨德相去亦远矣:因此埋怨德行相差很远。
- 郢人有买屋栋:有一个郢人要买屋梁。
- 求大三围之木:他要求找到三围大的木头。
- 而人予车毂:但是人家给了车毂。
- 跪而度之:跪着量了量。
- 巨虽可:虽然可以。
- 而修不足:但是长度不够。
- 遽伯玉以德化:于是遽伯玉用德行教化。
- 公孙鞅以刑罪:公孙鞅用刑法处罚。
- 所极一也:目的是一样的。
- 病者寝席:病人躺在床上休息。
- 医之用针石:医生使用针石治病。
- 巫之用糈藉:巫师使用草药治疗。
- 狸头愈鼠:狸头能治愈老鼠的病。
- 鸡头已瘘:鸡蛋头已经长疮。
- 虻散积血:蚂蚁可以散血疗伤。
- 斫木愈龋:砍伐树木可以治好蛀牙。
- 此类之推者也:这些都是类比推理的例子。
- 膏之杀鳖:膏药可以杀死鳖。
- 鹊矢中猬:鹊射刺猬,箭矢穿过刺猬。
- 烂灰生蝇:灰烬生出苍蝇。
- 漆见蟹而不干:漆见螃蟹后不干。
- 此类之不推者也:这些并不符合推理逻辑。
- 推与不推:推与不推之间的区别。
- 若非而是:如果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 若是而非:如果是这样就是不是这样。
- 孰能通其微!:谁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微妙之处!
- 赏析
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例子,阐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作者强调观察事物的局部并不能全面理解事物的真相,而应全面考虑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例如,兰花虽无人采摘,但其芳香四溢;船虽无人乘坐,仍能在水上漂浮;君子虽无名声,但行义不会停止。这些都说明,只有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