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贪生而反死,或轻死而得生,或徐行而反疾。何以知其然也?鲁人有为父 报仇于齐者,刳其腹而见其心,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门,上车而步马, 颜色不变。其御欲驱,抚而止之曰:“今日为父报雠,以出死,非为生也。今事 已成矣,又何去之!”追者曰:“此有节行之人,不可杀也。”解围而去之。使被衣不暇带,冠不及正,蒲伏而走,上车而驰,必不能自免于千步之中矣。今坐 而正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门,上车而步马,颜色不变,此众人所以为必死也, 而乃反以得活。此所谓徐而驰,迟于步也。夫走者,人之所以为疾也;步者,人 之所以为迟也。今反乃以人之所为迟者反为疾,明于分也。有知徐之为疾,迟之为速者,则几于道矣。故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捷剟索之,而弗能得之也。 于是使忽恍,而后能得之。
淮南子 · 人间训
探究人生利害轨迹与智者鉴察趋舍之理
- 引言
- 《淮南子》概述
- 《淮南子·人间训》主题阐述
- 人性论
- 清静恬愉:人之本性
- 仪表规矩:处事原则
- 知人明事
- 知道人性,修养不悖谬
- 知道事制,行为不乱套
- 利害得失
- 先有功而得到荐举
- 后有功劳反被赏赐
- 智慧与道
- 黄帝亡其玄珠故事说明
- 知徐之为疾,迟之为速道理
- 赏析
- 文章哲学深度分析
- 历史典故在文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