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鸿鹄之未孚于卵也,一指蔑之,则靡而无形矣;及至其筋骨之已就,而羽 翮之既成也,则奋翼挥䎚,凌乎浮云,背负青天,膺摩赤霄,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霓之间。虽有劲弩利矰微缴,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江水之始出于岷山也,可扌搴衣而越也,及至乎下洞庭,骛石城,经丹徒,起波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是故圣人者,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留思尽虑于成事之内。是 故患祸弗能伤也。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 ”“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 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 “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孔子知 所施之也。

《淮南子 · 人间训》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文献《淮南子》中的一篇,通过鸿鹄和江水的故事,阐述了人应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境界的道理,以及人应知足常乐,不应过度追求。

诗句翻译:

  1. 鸿鹄尚未孵化在卵中的时候,被一指轻轻折断,就会变得无形无影。
  • 注释:鸿鹄,即天鹅;卵,即蛋;折断,即破坏;无形无影,即没有形体。
  1. 等到鸿鹄的筋骨已经长成,羽毛丰满,就会挥动翅膀,飞越云端,背负青天,胸膛顶着赤霄,翱翔在高远的天空之上。
  • 注释:筋骨,即骨骼;羽毛丰满,即长出羽毛;挥动翅膀,即拍打翅膀;凌乎浮云,即飞越云层;背负青天,即背负苍穹;膺摩赤霄,即胸膛顶着天空;翱翔乎忽荒之上,即在高空翱翔;析惕乎虹霓之间,即掠过彩虹与霓光之间。
  1. 尽管有强劲的弩箭、锋利的弓箭和细长的绳索,蒲且子的巧妙手法,也没有办法捕捉到这些飞翔的鸟。
  • 注释:强劲,即非常有力;弩箭,古代一种弓;锋利,即很锐利;微缴,即细小的绳索;蒲且子,传说中的神箭手;巧,即技巧高明。
  1. 江水的源头开始于岷山时,可以随手提起衣服就能越过;到了下洞庭,流经石城,经过丹徒之后,掀起波浪,一天之内船无法渡过长江大河。
  • 注释:岷山,即岷山山脉;湍,即急流、汹涌的水流;石城,即石头构成的城池;丹徒,即现在的镇江市;舟杭一日不能济也,即船在长江上一天都过不去。
  1. 因此圣人总是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在事情已经成功之后再去考虑。这样即使有祸患也不能伤害他。
  • 注释:圣人,即道德高尚的人;常从事于无形之外,即专注于精神世界和内在的修养;不留思尽虑于成事之内,即不纠结于已经实现的事情;成事内,即已经完成的事情;是故,即因此;弗能伤也,即不能伤害。
  1. 有人问孔子:“颜回怎么样?”孔子答:“他是个仁爱的人。”又问:“子贡怎么样?”答:“他是个善于辩论的人。”又问:“子路怎么样?”答:“他是个勇武的人。”接着问:“三个人都像您一样优秀,但都被您所役使。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我能够做到仁爱并且忍耐,善于辩论但说话迟缓,勇敢但胆怯。用他们三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来改变我的道行,我不愿意做。”孔子知道他所施教的对象。
  • 注释:颜回,即颜渊;子贡,即端木赐;子路,即仲由;为夫子役,即被你(孔子)驱使役使;丘弗如也,即我(孔子)比不上他们;易丘一道,即改变我的道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鸿鹄和江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超脱物质追求、追求内在修养的哲理思考。诗中通过“一指蔑之”和“奋翼挥䎚”等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鸿鹄展翅高飞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的精神状态应当超越物欲束缚,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而“江水之始出于岷山也,可扌搴衣而越也”,则描绘了江水的流动之势,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变化,鼓励人们适应环境、顺势而为。整首诗体现了儒家重视内在修养、追求精神升华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