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明之?昔者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淬霜露,敕蹻趹,跋涉山 川,冒蒙荆棘,百舍重跰,不敢休息,南见老聃。受教一言,精神晓泠,纯闻 条达,欣然七日不食,如飨太牢,是以明照四海,名施后世,达略天地,察分秋 豪,称誉叶语,至今不休。此所谓名可强立者。吴与楚战,莫嚣大心抚其御之手 曰:“今日距强敌,犯白刃,蒙矢石,战而身死,卒胜民治,全我社稷,可以庶 几乎?”遂入不返,决腹断头,不旋踵运轨而死。申包胥竭筋力以赴严敌,伏尸 流血,不过一卒之才,不如约身卑辞,求于诸侯。于是乃赢粮跣走,跋涉谷行, 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沙石,庶达膝曾茧重胝,七日 七夜,至于秦庭。鹤跱而不食,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以见秦王。曰:“吴为封豨修蛇,蚕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茅, 百姓离散,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使下臣告急。”秦王乃发车千乘,步卒七万, 属之子虎,逾塞而东,击吴浊水之上,果大破之,以存楚国。烈藏庙堂,著于宪 法。此功之可强成者也。夫七尺之形,心知忧愁劳苦,肤知疾痛寒暑,人情一也。 圣人知时之难得,务可趣也,苦身劳形,焦心怖肝,不避烦难,不违危殆。盖闻 子发之战,进如激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员之中规,方之中矩,破敌陷陈, 莫能壅御,泽战必克,攻城必下。彼非轻身而乐死,务在于前,遗利于后,故名 立而不堕。此身强而成功者也。是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官御不厉,心意不精; 将相不强,功烈不成;侯王懈惰,后世无名。《诗》云:“我马唯骐,六辔如丝。 载驰载驱,周爰谘谟。”以言人之有所务也。

下面是按照您的要求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译文

淮南子·修务训

何以明之?昔者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淬霜露,敕蹻趹,跋涉山 川,冒蒙荆棘,百舍重跰,不敢休息,南见老聃。受教一言,精神晓泠,纯闻条达,欣然七日不食,如飨太牢,是以明照四海,名施后世,达略天地,察分秋 豪,称誉叶语,至今不休。此所谓名可强立者。吴与楚战,莫嚣大心抚其御之手 曰:“今日距强敌,犯白刃,蒙矢石,战而身死,卒胜民治,全我社稷,可以庶 几乎?”遂入不返,决腹断头,不旋踵运轨而死。申包胥竭筋力以赴严敌,伏尸 流血,不过一卒之才,不如约身卑辞,求于诸侯。于是乃赢粮跣走,跋涉谷行, 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沙石,庶达膝曾茧重胝,七日 七夜,至于秦庭。鹤跱而不食,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以见秦王。曰:“吴为封豨修蛇,蚕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茅, 百姓离散,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使下臣告急。”秦王乃发车千乘,步卒七万, 属之子虎,逾塞而东,击吴浊水之上,果大破之,以存楚国。烈藏庙堂,著于宪 法。此功之可强成者也。夫七尺之形,心知忧愁劳苦,肤知疾痛寒暑,人情一也。 圣人知时之难得,务可趣也,苦身劳形,焦心怖肝,不避烦难,不违危殆。盖闻 子发之战,进如激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员之中规,方之中矩,破敌陷陈, 莫能壅御,泽战必克,攻城必下。彼非轻身而乐死,务在于前,遗利于后,故名 立而不堕。此身强而成功者也。是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官御不厉,心意不精;将相不强,功烈不成;侯王懈惰,后世无名。《诗》云:“我马唯骐,六辔如丝。 载驰载驱,周爰谘谟。”以言人之有所务也。

注释

  1. 南荣畴:古代人名,此处指代那些有志于提升道德修养的人。
  2. 南见老聃:南荣畴拜访了老子(即李聃)。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
  3. 神农、尧、舜、禹、汤:古代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他们被普遍认为是智慧和仁德的象征。
  4. 无为: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做无谓的干预。
  5. 神农教播种五谷:古代神话中神农教人们种植五谷,以应对当时的食物匮乏问题。
  6. 吴与楚战:春秋时期吴国和楚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7. 莫嚣、申包胥:均为古代历史人物。莫嚣可能是吴国的一位将领或士兵。申包胥则是春秋末年著名的爱国者。
  8. 秦国: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古老国家。
  9. 列子:列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列御寇的别称。

赏析

《淮南子·修务训》是一部关于修身治国的重要文献,其中“修务”一词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文章讲述了几位古代圣贤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在实际行动中的体现。通过这些故事,作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品质,才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中提到南荣畴耻于自己的道德修养落后于他人,这种自我超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文章中提到的其他几位圣贤,如神农、尧、舜等,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文章还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挑战,都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种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淮南子·修务训》不仅是一部关于道德修养的著作,更是一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重要读物。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