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 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 何则?服习积贯之所致。故弓待而后能调,剑待砥而后能利。玉坚无敌,镂 以为兽,首尾成形,礛诸之功。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隐括之力。 唐碧坚忍之类,犹可刻镂,揉以成器用,又况心意乎!且夫精神滑淖纤微,倏忽 变化,与物推移,云蒸风行,在所设施。君子有能精摇摩监,砥砺其才,自试神 明,览物之博,通物之壅,观始卒之端,见无外之境,以逍遥仿佯于尘埃之外, 超然独立,卓然离世,此圣人之所以游心。若此而不能,间居静思,鼓琴读书, 追观上古及贤大夫,学问讲辩,日以自娱,苏援世事,分白黑利害,筹策得失, 以观祸福,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穷道本末,究事之情,立是废非,明示后人, 死有遗业,生有荣名。如此者,人才之所能逮。然而莫能至焉者,偷慢懈惰,多 不暇日之故。夫瘠地之民多有心力者,劳也;沃地之民多不才者,饶也。由此观 之,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 之有也。《诗》云:“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此之谓也。名可务立,功 可强成,故君子积志委正,以趣明师,励节亢高,以绝世俗。
”`
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 何则?服习积贯之所致。故弓待而后能调,剑待砥而后能利。玉坚无敌,镂以为兽,首尾成形,礛诸之功。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隐括之力。 唐碧坚忍之类,犹可刻镂,揉以成器用,又况心意乎!
注释:
- 今夫:现代的人。
- 盲者:视力不好的人。
- 目:眼睛。
- 不能:不能辨别。
- 辨昼夜:分辨白天和夜晚。
- 分白黑:区分白色和黑色。
- 搏琴:弹奏琴。
- 抚弦:用手按琴弦。
- 参弹:轮流弹奏不同的音。
- 复徽:重复拨动琴上的图案。
- 攫援摽拂:用力抓取琴的琴柱。
- 手若蔑蒙:手好像没有知觉一样。
- 不失一弦:没有失去一根琴弦。
- 离朱:古代传说中的神人,视力非常敏锐。
- 攫掇:抓住。
- :琴的弦。
- 后能调:琴需要调音之后才能使用。
- 玉:这里指琴。
- 镂:雕刻。
- 为兽:做成动物的形状。
- 礛诸:磨光的工具。
- 直中绳:笔直地符合绳子的标准。
- 揉以为轮:将木头揉成车轮的形状。
- 其曲中规:它的圆弯曲度符合标准。
- 隐括之力:隐藏的力量。
- 唐碧:坚硬的石头。
- 坚无敌:非常坚固,没有人能够打败。
- 刻镂:雕刻。
- 揉以成器用:揉捏制成器具。
- 犹可:还可以。
- 坚忍:坚定不屈。
- 犹可刻镂:也可以雕刻。
- 心:这里指人的心意。
- 精摇摩监:精心调整和磨砺。
- 砥砺其才:研磨和磨砺才能。
- 自试:自己试验。
- 览物之博:博览事物。
- 穷道本末:穷尽事物的原理和起源(或根本)。
- 究事之情:探究事务的真相。
- 立是废非:确立正确的观念,摒弃错误的。
- 明示后人:明确告诉后人。
- 死有遗业:死后留下事业。
- 生有荣名:活着时享有荣誉。
- 莫能至焉:没有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 偷慢懈惰:懒惰、懈怠、疏忽。
- 瘠地之民:贫瘠的土地居民。
- 劳也:劳动艰苦。
- 沃地之民:肥沃的土地居民。
- 多不才者:有很多没有才能的人。
- 此之谓也:这就是所说的。
- 名可务立:名声可以努力建立。
- 功可强成:功绩可以强行完成。
- 君子积志委正:君子积累意志,正直行事。
- 趣明师:追求高明的老师。
- 励节亢高:激励自己的气节,保持高尚的姿态。
- 绝世俗:远离世俗。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盲人虽然看不见东西但依然能够弹奏琴的故事,寓意了即使条件有限也不能放弃追求和努力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的各种技艺和物品都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琢磨才能掌握的,如琴需要弦来调节,玉需雕刻成兽形,车轮要经过反复的打磨才能成型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技艺精细的追求和对品质的重视。同时,文中也提到了圣人和贤大夫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道德,以期在社会中取得成就和影响。整体上,文章强调了通过不懈努力和学习可以达到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