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蚁知为垤,獾貉为曲穴,虎 豹有茂草,野彘有艽<艹肖>,槎栉堀虚,连比以像宫室,阴以防雨,景以蔽日。 此亦鸟兽之所以知求合于其所利。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长于穷櫩漏室之下, 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独守专室而不出门,使其 性虽不愚,然其知者必寡矣。昔者,苍颉作书,容成造历,胡曹为衣,后稷耕稼, 仪狄作酒,奚仲为车,此六人者,皆有神明之道,圣智之迹,故人作一事而遗后 世,非能一人而独兼有之。各悉其知,贵其所欲达,遂为天下备。今使六子者易 事,而明弗能见者何?万物至众,而知不足以奄之。周室以后,无六子之贤,而 皆修其业;当世之人,无一人之才,而知其六贤之道者何?教顺施续,而知能流 通。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
诗句
- 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 蚁知为垤,獾貉为曲穴,虎豹有茂草,野彘有艽<艹肖>,槎栉堀虚,连比以像宫室,阴以防雨,景以蔽日。
- 此亦鸟兽之所以知求合于其所利。
-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长于穷櫩漏室之下, 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独守专室而不出门。
- 昔者,苍颉作书,容成造历,胡曹为衣,后稷耕稼,仪狄作酒,奚仲为车,此六人者皆有神明之道,圣智之迹,故人作一事而遗后世,非能一人而独兼有之。
- 各悉其知,贵其所欲达,遂为天下备。
- 今使六子者易事,而明弗能见者何?万物至众,而知不足以奄之。周室以后,无六子之贤,而皆修其业;当世之人,无一人之才,而知其六贤之道者何?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
译文及注释
注释:
- 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 比喻人们根据自己擅长和利益追求去做事,就像大雁顺应风向飞翔一样。
- 蚁知为垤,獾貉为曲穴 - 蚂蚁建造巢穴,獾貉挖洞为住所,说明自然界的生物会根据环境条件来构建生存空间。
- 虎豹有茂草,野彘有艽<艹肖>,槎栉堀虚 - 老虎豹子在茂盛的草丛中寻找食物,野猪则在洞穴里生活,这些动物都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来满足自身需求。
- 此亦鸟兽之所以知求合于其所利 - 这是鸟类和兽类都知道的事情,即它们总是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事物。
-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长于穷櫩漏室之下 - 今天的人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缺少良好的教育和资源。
- 长无兄弟,少无父母 - 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亲人的陪伴和指导。
- 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 - 由于生活环境闭塞,没有接触到礼仪和文化传统的学习。
- 各悉其知,贵其所欲达 - 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愿望去做事情,并且追求成功。
- 此六人者皆有神明之道,圣智之迹 - 苍颉、容成等人都是具有超凡智慧的圣人。
- 人作一事而遗后世 - 后人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了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 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 - 教育应该连贯不断,这样智慧才能流传下去。
- 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 - 由此可以明白,学习和提高是无止境的。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教育和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他观察到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各自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强调了人类也应该根据环境和条件来发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诗中所提到的“六子”可能是指古代的圣贤或智者,他们的行为和成就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可以理解到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和传承知识。作者也强调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应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和个人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