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诗句:
-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
-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
- 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
- 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
- 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译文:
- 各种脉象呈现浮、数的,应当出现发热的症状,但是还伴有轻微的恶寒和疼痛,饮食如常的人,是蓄积成脓的表现。
- 脉象呈现浮而迟的,面色发红且颤抖的人,在六七天的时候应当出汗来缓解病情。
- 如果出现了反复发热的情况,则预后较差。如果迟缓不热,可能是没有阳气了,无法发汗治疗。病人的身上一定会感到瘙痒。
- 如果脉象呈现出阴阳均紧的,会表现为口中有气体溢出来,嘴唇干裂,身体蜷缩而脚感觉冷,鼻子流着清鼻涕,舌苔滑腻的,不要随便进行治疗。到了第七天以后,病人稍微发热,手脚温暖的,这是将要痊愈的迹象;如果到了第八天以上,病人反而出现大发热的情况时,这是比较难治的疾病。如果出现恶寒的症状,那一定是想呕吐的;如果出现腹部疼的症状,那一定是想拉肚子的。
- 脉象呈现浮而滑的,浮是阳气,滑是实证,阳气和实证互相搏击的,脉象是急速的而且数的,卫气失去正常节律的,浮滑的脉象急速而且数的,发热出汗的人,这是不治的疾病。
- 如果是伤寒引起的咳嗽逆气往上攻冲的症状,那么脉象是散乱的,这叫做死亡的症状。这是因为病人的身体已经受到了损伤。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伤寒病的各种脉象及其对应的症状和预后情况,以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和警示。诗中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也提醒读者注意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