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伤寒论·平脉法》是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通过脉象来诊断疾病的方法。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师持脉:老师拿着脉诊工具。
- 病人欠者:病人打哈欠,没有病。
- 脉之:触摸脉搏。
- 呻者:病人呻吟,有病。
- 言迟者:脉搏迟缓,可能是风邪。
- 摇头言者:病人摇头,可能是里证疼痛。
- 行迟者:脉搏行迟,可能是表证过强。
- 坐而伏者:病人坐着时突然躺下,可能是短气。
- 坐而下一脚者:病人坐着时突然下蹲,可能是腰痛。
- 里实护腹:里证明显,腹部紧护。
- 如怀卵物者:像抱着鸡蛋一样,可能表示心痛。
通过对《伤寒论·平脉法》的逐句翻译和注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医脉诊的原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