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
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译文:

如果伤寒病的外感症状已经解除了,但是病人体内仍然存在未消除的病邪,没有形成大满大实的情况,只是有生寒热的症状,病情就不会得到根治。如果伤寒病的外感症状已经解除了,但是体内仍然存在大量的痰湿和燥屎,那么应该通过攻下的方法来清除这些宿疾。即使经过四五天的治疗,也不能保证完全治愈,但是如果不适当的使用攻下的方法,反而会导致病人虚热入里而引发协热利、烦躁等变证,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困倦昏迷、严重死亡的情况。

在治疗伤寒病时,如果是阳盛阴虚的情况,用汗法则可能会导致死亡,而使用攻下法则能够治愈;反之,如果是阳虚阴盛的情况,采用汗法则会治愈,而使用攻下法则会死亡。

对于神丹安可以误发的问题,甘遂可以妄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能轻率行事。虚盛之治,相互对立的方向很远,吉凶的关键,就像影子的影子一样迅速变化,难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再说,桂枝汤服用后,如果阳气旺盛就会致命;承气汤服下后,如果阴气过重就会致命,生死的关键在于一刹那之间,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顾不上,就来不及计算时间了。

这就是阴阳虚实交错的表现,其表现是非常微小的。汗吐下三种治疗方法的相反,其带来的祸害是非常快速的。然而医术浅薄狭隘,却对病因一无所知,治疗就会出现错误,让病人丧命,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到现在冤魂还在阴间的道路上徘徊,死尸在荒野上堆积,仁者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痛心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