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伤寒论 · 伤寒例

解析《伤寒论》中关于伤寒病的诊断与治疗

  1.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
  • 症状描述:阳脉浮滑,阴脉濡弱
  • 病因分析:风邪侵袭
  • 病理变化:转变为风温
  1.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
  • 症状描述:阳脉洪数,阴脉实大
  • 病因分析:温热邪气侵袭
  • 病理变化:转变为温毒
  1. 温毒为病最重也
  • 症状描述:温毒
  • 病因分析:温热邪气侵袭
  • 病理变化:病变严重
  1.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
  • 症状描述:阳脉濡弱,阴脉弦紧
  • 病因分析:温气侵袭
  • 病理变化:转变为温疫或疟疾
  1. 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 症状描述:冬季受寒
  • 病因分析:外感寒邪
  • 病理变化:发展为温病
  1.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 症状描述:疾病未及时治疗
  • 病因分析:忽视疾病
  • 病理变化:形成慢性疾病
  1. 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
  • 症状描述:时气不正
  • 病因分析:邪气侵袭
  • 病理变化:及时治疗可痊愈
  1. 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 症状描述:患者忍耐
  • 病因分析:邪气侵入体内
  • 病理变化:难以控制病情
  1.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 症状描述:感觉不适
  • 病因分析:疾病初起
  • 病理变化:及时治疗可痊愈
  • 建议:遵循医嘱服药,避免自行更改药物用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