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人参二两(味甘渴)生地黄一斤(味甘寒)阿胶二两(味温甘)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麻子仁半升(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人参二两(味甘渴)生地黄一斤(味甘寒)阿胶二两(味温甘)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麻子仁半升(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译文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人参二两(味甘渴),味甘温;生地黄一斤(味甘寒),味甘平;阿胶二两(味温甘),味甘平;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味甘平;麻子仁半升(味甘平),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味甘温。以上九味药材,用清酒七升和水八升进行煎煮,先煮上述九味药材,取三升药液,去掉药渣,将阿胶烊化后加入药液中完全溶解,待温度适宜后温服一升,每日三次。另一种名为复脉汤的方剂。
解析
本方用于治疗太阳病引起的脉象变化,如脉缓、时停复来等现象,以及脉动而中止的情况。这些脉象变化可能表明心脏功能不全或气血不足。方中甘草、人参、大枣等药物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而桂枝、生姜则有助于调和营卫,促进气血运行。阿胶和麦门冬则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有助于改善阴虚症状。
关键信息
-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 生姜:能够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散寒。
- 桂枝: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发热、鼻鸣鼻塞等症状。
- 人参: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提高记忆力。
- 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
- 阿胶: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等症状。
- 麦门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益胃生津的功效。
- 麻子仁:具有润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 大枣: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注意事项
使用本方时需注意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如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本方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疾病,对于严重疾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此外,本方并非万能药,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