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衄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括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诗句如下:
-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翻译如下:
- 心与脉、面色和肾的关系:心脏与血脉相应,其荣华表现在面色上,而肾脏能够制约心脏的火气。
- 肺与皮肤和心的关联:肺部与皮肤相应的是毫毛,而心脏则通过心火制约着肺金。
- 肝脏与筋骨和肺部的关系:肝脏与筋骨相应,其荣华表现在爪甲上,而肺金则制约肝木。
- 脾脏与肌肉和心脏的联系:脾脏与肌肉相应,其荣华表现在唇部,而心脏则是气血的源泉。
- 肾脏与骨骼和脾脏的联系:肾脏与骨骼相应,其荣华表现在毛发上,而脾脏则是气血生化的基础。
赏析如下:
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五藏(心、肺、肝、脾、肾)与自然界元素(脉搏、皮肤、毛发、肌肉、骨骼)的相互关系。每一句都紧扣五藏与自然界元素的对应关系,展现了中医理论中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同时,诗歌通过对颜色、质地等外在表征的描述,传递了内在脏腑功能状态的信息,使读者能够在视觉和感官层面上感受到中医理论的深邃与奥妙。此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不仅适合作为中医古籍的鉴赏文本,也适合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