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㑊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姙子也。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诗句:

  •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译文:

  • 当脉搏跟随阴阳规律时,疾病容易治愈;当脉搏违背阴阳规律时,疾病难以治愈。
  • 当脉搏顺应四季的规律时,疾病没有其他变化;当脉搏违背季节的变化以及不涉及内脏时,疾病难以治愈。
  • 手臂出现青色脉络,表示失血。尺部脉搏缓慢涩滞,表示身体安稳安卧;如果脉搏旺盛,表示失血;尺部脉搏涩滞滑利,表示出汗过多;尺部寒冷细脉,表示泄泻不止;脉象尺部粗大且持续温热,表示内热。
  • 肝脏出现庚辛日干死,心脏出现壬癸日干死,脾脏出现甲乙日干死,肺部出现丙丁日干死,肾脏出现戊己日干死。这是所谓的真脏见症,都是死亡之兆。
  • 颈动脉跳动、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表示为水气;眼睛周围微肿、像卧蚕那样凸起的情况,表示为水气;小便黄赤、平卧后仍如此的情况,是黄疸;已经吃饱却感到饥饿的症状,是胃疸;面部浮肿称为风;足胫浮肿称为水气。眼睛发黄的人是黄疸;妇人手少阴经脉跳动剧烈者,是姙子。
  • 脉搏有顺从和违背四时变化的情况,如果没有特定的脏腑表现,春夏季节脉搏瘦弱,秋冬季节脉搏浮大,这被称为违背四时变化。风热而脉搏安静,泄泻而血脉虚脱,病症在内脏的脉络空虚;病症在外的脉象涩而坚结,都难以治愈,这被称为违背四时变化。
  • 人们依靠饮食和水谷作为生存的根本,所以人断绝饮食和水谷就会死亡,脉搏失去胃气的也会导致死亡。所谓没有胃气的,只是得到真脏脉而没有得到胃气的表现;所谓脉搏失去胃气的,是因为肝脉不弦,肾脉不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