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智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
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以下是对《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有关春脉的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原文与译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智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2. 关键词解释

  • 春脉:指的是春季时人体出现的脉象特征。
  • :指超过正常水平。
  • :超过正常范围。
  • 不及:未达到正常水平。
  1. 赏析
    这段对话反映了古代中医理论中对于脉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深刻理解。岐伯详细解释了“弦”脉的含义,指出春脉的特点在于柔和且具有弹性,这与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相符合。然而,如果春脉过于强烈或虚弱,就可能导致疾病。岐伯通过描述太过与不及两种情况下的脉象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这种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体生理状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医的整体观念。此外,这段对话还强调了中医诊断中的辨证施治原则,即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