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䐃,真脏见,十日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䐃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是古代中医经典之一,其中关于疾病发展过程的描述尤为详细。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以及赏析:

原文: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释义与注释:

  1. “然其卒发者”:指突然发病的人。
  2. “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意思是说,有些疾病的发作不需要按照正常的途径传播,或者疾病的发展并不遵循一定的顺序。
  3. “忧恐悲喜怒”:这些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机能。
  4. “令不得以其次”:意味着这些情绪使得人体的生理状态无法得到正常的调整。
  5. “故令人有大病矣”:因此会导致重大的疾病发生。

译文:

突然发病的,不一定要按照常规的途径进行治疗。有时疾病的发展不遵循一定的顺序,而是由各种情绪(如忧虑、恐惧、悲伤、愤怒)导致的,这导致人的身体无法得到正常的调节,从而患上重病。

赏析:

这段话强调了情绪对于健康的影响。在古代医学观念中,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点在现代医学中也被证实,如长期压力过大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严重问题。此外,这段话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情绪对身体影响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